全民阅读
烟台散文

尹爱群 || 你好我也好 与美好相遇

“三八女生节”刚过,年已50+的闺蜜告诉我,她热爱心理学,打算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学位”,以此充实业余生活。听闻此言,我在心底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多]

姜远娜 || 秦山之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然浙江秦山,不巍峨,也没有“仙”,却因“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而名扬天下。于是,对于秦山,我便充满了无限期待。[更多]

徐绍磊 ||秦山为什么这么红

没去秦山,秦山在地图上,在史料中,有点陌生,有点遥远;去了秦山,秦山在身边,在眼前,苍翠葱茏,亲切温暖。[更多]

张爱玉 || 车行万里路

我记事时,家里的“车”是一辆自行车,当时都叫作“二八大杠”,据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28英寸直径的大轮子和那条显眼的大横梁。它与当时的缝纫机、手表一起,并称60年代嫁娶必备的“老三样”。[更多]

刘长泰 || 一个有故事的人

来到烟台不长时间,我偶然认识了刘焕勇。说是偶然,好像也是自然。偶然:我与他虽是黑土地的老乡,但素昧平生。[更多]

乃学彪 || 再吻白哈巴

时隔十六年,我再次来到了白哈巴。山依旧,河依旧,美丽依旧,只是,白哈巴边防站的人,却已流水更替,旧人不在,熟人更无。[更多]

王同德 || 父亲是天

又一个正月新年安安静静地过去了。自从两年前一向健硕的父亲离开了我们,五十多年有关年的美好瞬间成了不可再现的回忆。[更多]

张晴霞 || “戏”说退休

脱离了三十多年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作出“断舍离”的决定,“班味儿”的接力棒就传到了“家味儿”手中。[更多]
烟台街

烟台街|喇叭裤

20世纪70年代末,一种低腰短裆、包臀、裤腿形似喇叭的裤子,开始在烟台街面流行。

烟台街|不能忘怀的铭刻

我看完这本《名人旧居说胶东》的所有文章,震撼、震惊、欣慰、自豪、急迫和冲动等各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

烟台街|吃派饭的记忆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县以下党政机关都有下乡包村(也称蹲点)任务,尤其是公社(即现在的乡镇)一级的干部,几乎都驻村协助村干部抓农村工作。
文学角

文学角|春光第一枝

梅香如海。心中对梅花的向往,鼓励着我和80多岁的妈妈爬上了陡坡,来到了南山公园栖云阁的梅园。
  • 文学角|云峰山春意

    自从多年前来到莱州这座小城,我曾无数次攀爬过云峰山。特别是近些年来,每年从春暖花开一直到叠翠流金的季节里,我都会像与它约好了似的如期而至。
  • 文学角|燕声呢喃的春天

    那一年春寒料峭,墙根的残雪还泛着青灰,两只燕子如黑色的精灵突然造访老屋,给全家带来快乐和温馨。燕子披着黑缎般的羽毛,尾羽如裁纸刀划开料峭春风,在檐下筑窝垒巢,穿梭飞翔。后来十多年间,燕去燕归,我家老屋的屋檐下,总有燕子的身影。燕声呢喃的那些岁月里,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如春日的麦苗般,渐渐抽穗扬花,显出了生机。
  • 文学角|苹果香

    父亲接过剥好的山竹尝了一口,咂咂嘴,很不屑地说:“这些南方水果是好吃,可就是不如咱烟台苹果味道正。”父亲固执地认为,烟台苹果是最正宗的水果。这明显有偏爱成分在内,除了因其是家乡特产,更是受母亲影响。
  • 文学角|花儿的乐章

    春风荡漾中,大地苏醒,万物萌发。早春的北方大地,树木的嫩芽是悄然地、些微地冒出一点痕迹,它似乎总有些羞涩。树叶不肯轻易露出容貌、长满树冠的,似乎总不着急——只有花儿,是肆意的、热烈的、铺满人间大地的。它是春天最早、最热烈、最庞大的使者。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