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酱酒品牌进入“韧性管理期”

2025年03月25日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

酱酒品类经历了第二次高速扩容大周期,品类市场教育已然完成,品牌市场培育方兴未艾。如今,中国酱酒品牌进入“韧性管理期”,未来,酱酒竞争将聚焦“品质、场景、数智化”等方向发展。

中国酱酒行业在韧性管理期有着七大趋势。

一是产业新周期。2024年,酱酒销售收入预计占中国白酒总销售收入约30%,头部酱酒企业加强市场调控,腰部企业发展两极分化。茅台“定盘星”作用持续,酱香品类开瓶率提升,产业红利仍在,酱酒仍是圈层选品热门,质价比时代来临。

二是产品新动能。中产阶层呈M型消费结构,大众酱酒凭借性价比成为业绩增长动力,次高端是酒业升级和业绩增长“量利”双驱关键,300元-500元价格带高速扩容。

三是市场新聚焦。酱酒市场竞争聚焦五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酒企应围绕经济发达城市布局,构建城市群市场战略,销售渠道向多元化、全域化转变。

四是渠道新质力。专业化连锁渠道成为酱企新质生产力,酱酒企业需提升传统渠道渗透率至50%,线上渠道占比提升至30%,借助电商和社交媒体增强与消费者链接。

五是老酒新动能。老酒是酱酒核心战略之一,体现酱酒品质、匠艺和年份稀缺性,越存越有价值,“老酒+故事+文创”是价值突破点,陈年老酒是热门收藏品类。

六是数智新动能。数智化双向赋能终端消费动销。酱酒企业通过数智化手段精准补贴终端和消费者,控制费用投入,提升产品开瓶率和消费者粘性,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

七是团队新动能。团队从粗放运营向精细化专家型服务转型。酒企与经销商应建立伙伴关系,从招商到服务、从管控到合作转变,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实现市场共赢。

当前,酱酒行业进入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率为引擎、以文化为支点的新周期,酒企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即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转变,其转变路径,关键在于三元营销新思维的运用。

一是流量元营销:以用户为中心,创新吃法、喝法、玩法,打造流量入口。通过消费者价值经营(消费、推广、裂变价值)塑造超级内容,构建全渠道融合种草与数字化引流转化。还可通过“三证”模式(大咖证言、视频证听、软文证明)为品牌背书,提升专业形象。

二是场景元营销:围绕消费者生活方式重构场景。新体验渠道,如“三馆四吧”品牌体验馆,进行终端氛围升级和三大赋能(运营赋能、团购赋能、会员赋能),还可通过酒旅融合、酒文融合满足消费体验;新网红渠道通过网红特色餐饮、新餐酒融合等定向营销,打造多样化场景,提升品牌曝光度。

三是社群元营销:以卖生活方式塑造品牌。筛选社群关键人,通过品鉴、赠酒让其深度体验并分享。构建B+C双社群平台,开展体验式营销,发展种子合伙人和品鉴合伙人,实现社群裂变和团购场打造。

酱酒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转型,企业通过场景化、数智化与社群化创新,不仅为酒商提供“品质+财富”双选择,更引领行业向生活方式营销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