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往事

2023年04月07日

施工人员合力抬起水泥电线杆。

作者(左二)站在沙河供电所珍珠110千伏变电站前。

施工队员正在竖立水泥电线杆的大型抱杆。

□陈志刚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掖县(今莱州市)电业局的统筹规划、掖县供电公司的精准指导下,千年古邑的城乡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上电热潮。

迎难而上

1980年秋收前,我在西由拖拉机站当农机操作手。有一天下班前,林元盛站长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公社(后更名乡镇)党委要成立农电站(后更名供电站、供电所),从我们单位挑选个人,你还年轻,又是高中生,有文化,政治觉悟高,就过去吧,好好干。”这让我感动不已,同时对拖拉机站也恋恋不舍。

按照电业局的统一要求,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镇上的另一名学员王永行,骑上自行车,带着行李,一路哼着小曲,飞快地向掖县党校奔去,参加电工短训班。

我们这个班,共有学员30多人,都是从各个公社推荐上来的业务能手,人员虽不多,但成分复杂,年龄相差也不小。有的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公社广播站的线路员,还有的是公社的干部,大家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家乡早日通电。

供电公司的技术员周巨和于锡连是我们的老师,他们都是电力行业的技术拔尖人才,对于这次培训非常上心。周一至周五主要安排理论学习,周六至周日,老师就领我们到现场演练,通过实操巩固一周所学知识。面对这一新的职业,大家热情奔放,干劲十足,恨不得早点掌握电力技术,为家乡送去光明。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离开培训班前,电业局分管农电的刘兆瑞局长专程前来送行,他动情地讲到全县电网的规划前景,鼓励我们要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大胆探索,刻苦钻研技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争做掖县电力的光明使者。这让我们的情绪更加激昂,大家就像出征的战士一样,带着神圣的使命和群众的期待,快速奔向各自的“战场”。

我更是豪情满怀,骑车返回的路上,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那时候,只有经济发达的公社,大队副业效益特好的村庄,才能买上一台小型的发电机。一想到即将成为电力系统新的一员,我觉得自己做梦都会笑出声,自行车欢快地跨过平里店王河大桥,驶入西由地界。

这时,刚出来参加培训时河北岸那一大片将要成熟的玉米、大豆,还有少许的高粱,早已被老乡们收获归仓,新的希望正在孕育。满坡的麦田里,冒出了嫩绿的麦苗,淡雅清香,空旷的原野到处都充满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而前方即将到达的西由人民公社两委(党委、管委)的办公大楼,更令我神往。

听了我的汇报,公社党委刘书记郑重地对我说:“赶紧做出工程预算和施工计划,送交分管领导,及早实施,早日通电。”刘书记当场果断拍板,让我兴奋不已,更感责任的重大。

那时,全国最早全民通电的省级电网,山东省电力工业局通往烟台电业局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烟台电业局通往掖县供电公司的110千伏掖城变电站都已相继竣工;掖县供电公司通往掖北平原的35千伏平里店变电站,公司所属线路工区和变电工区,发扬铁军精神,连夜奋战,加快推进,很快也会竣工。这样,就为盼电已久,将要从这里接电的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齐鲁千年文化古镇、胶东经济重镇、人口大镇西由公社的村村通电,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按照电网供电顺序,公社层面的农电站,必须在公社两委的领导下,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建电队伍,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建造配电室,再架设380伏低压线路,通过低压配电系统,把电送到千家万户。

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新领域,加之短训班实在太短,面对复杂的线路配置,我的头脑几乎一片空白,别说组织队伍施工,就连周老师在短训班上发的那张五花八门的架线制作器械表,也让我茫然无措。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和组员永行,立马赶到第一批上电的平里店公社,登门求教,幸好电建办所主任和郭主任给予了友好关照,我的心才踏实了些。

在公社分管领导、管委郝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在供电公司高组长的指点下,在父老乡亲的热情帮助下,西由农电筹建办很快成立,一共6人,分别为主任、副主任、会计、保管、技术员、材料员。筹建办管辖3个工程队,工程队又设若干个小组。当县电业局刘局长得知后,还称赞我们不但很棒而且还很牛。

我们这个农电工程,不但点多面广,战线长,工艺要求高,而且一半以上的工程量还是高空作业,因此,工期、质量、安全样样都不敢放松,更容不得丝毫马虎,安全施工“重于泰山”。

工程开工前,我们首先对队长、组长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然后又召开全体动员大会,提出“发扬铁人精神,不负乡亲们期望,宁可扒几层皮,掉几斤肉,也要提前把电拉到千家万户”的奋斗口号,并宣布各个工程队的施工任务。

立杆队主要是负责10千伏高压线路的开坑(也叫挖坑)、立杆(也叫栽电线杆)。这支队伍在公社水利专业队的基础上改编,一共30多人。

高压队主要是架设高压线路,人员包括从公社广播站护线员中挑选的骨干和从村庄上挑选的优秀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个个英俊、帅气,干事利落,满满的正能量。

低压队主要负责架设低压线路,安装低压配电设备。这支队伍抽调了干过自发电和无线电的中青年、在部队上干过通信兵的退伍军人,以及村庄上有十八般武艺的能工巧匠,一共300多人,每个大队为一个施工单位,由村庄上的一名党支部成员兼任组长。

我们这支刚组建的新队伍,对立杆队和高压队,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在尹家村租用了一些老百姓闲置的民房,作为宿营地,大伙都睡地铺,就是在地面上铺上一层麦秸草,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大家都充满了能量和活力,展现了西由建电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奋力拼搏

阳历十一月初的胶东掖北平原,艳阳高照,风轻云淡,成群结队的大雁搏击长空。在前期周密的安排下,我们的农电工程全线开工。施工队员们在不同层面的不同作业点上,甩开膀子大干,人人争先恐后,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两头不见日头。我们筹建办的工作人员,更是夜以继日,有时忙得连轴转。

老天爷时不时“变脸”,但为了赶工期,我们的施工一刻也不能停下。

线路工区的技术员,带领测量高压线路的小组,顶风冒雨,在泥泞的田地里肩扛测量仪、手拎测量绳,艰难跋涉,把一根根小木桩,用锤子牢牢钉到测准的杆位上。

立杆队的开坑专班,跟着组长先期进入工地,用铁锨开挖杆坑,人人汗流浃背也顾不上休息。队员们在邓队长的现场指挥下,步调一致,齐心协力,硬是用木杠把超过人体体重十几倍的电杆抬进工地放进杆坑,然后用杈杆把电杆从地面杈起,放进抱杆。

在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手握抱杆的十几名队员,跟着邓队长铿锵有力的口令,一、二、三,抬,一、二、三,举,一、二、三,起,把电杆一点一点地从地面上竖起,直到和地面垂直,技术员目测无偏差后,迅速填土夯实,有些重要的地段还要用水泥和石块加固。

就这样,队员们一天又一天地锲而不舍,坚韧不拔,风餐露宿,沿着平吴路(平里店到吴家庄村)由南向北,从王河的南岸,一直栽到莱州湾畔。

当我们把10千伏西由农业线的最后一基(也叫一根)终端杆,立到湾畔上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西岭村时,闻讯后的老乡纷纷出来观看。他们面带微笑,脸上写满期盼。有的年轻人甚至跃跃欲试,看能否帮上一把;有的老乡把家里最好的瓜果送给队员,一位老大爷还握着队员的手说:“如果能用上电,一辈子足矣。”

在一片繁忙的劳动后,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渐渐进入了冬季。天寒色青苍,西北风夹着青雪,把室外作业的队员们的手指冻得像猫咬了一样,耳朵像刀割一般。这对架设高压线路的队员们来说,是更严峻的考验。有一天早上,气温骤降,寒风凛冽,王河的冰层冻得深厚结实,像一条暗灰色的长长玉带向前蜿蜒。高压队丝毫没动摇,拖拉机拉着全体队员,毅然向王河北岸的第七个作业段的工地驶去。车刚一停稳,刘队长就带领大家把穿在身上的棉大衣往车上一扔,迎着凛冽的寒风,精神抖擞地奔向各自的预定岗位,场面壮观感人。

第一小组是放线组。队员把一盘重500多公斤的钢芯铝绞线从拖拉机上卸下,倾尽全力,用手一圈又一圈地滚向工地,在雪地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然后又放到放线盘上,用肩膀拉着导线,沿着架设的方向一溜小跑,奔向1000多米的耐张杆。

第二小组是组装组。队员们戴上安全帽,扎好安全带,背上工具包,穿上“铁鞋”,如燕子般矫健的身影矗立在线杆上。大高个儿吴队员捷足先登,大家奋起追赶,在电杆的上梢,娴熟地安装横担,做到平直牢靠。

第三小组是紧线组,队员们逐杆把导线放入挂在横担上的滑轮里,开始用紧线机收紧导线,并把弧垂调整到一个精准数值,最后收线队员把导线固定到悬式绝缘子上,其他队员再把导线绑扎到直线杆的针式瓷瓶上,技术员初验合格后,一个作业段才算结束。整个线路上,三根长长的银线连绵不断,在空中闪闪发光,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希望。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在杆塔上作业的队员陆续往下撤。高度集中的神经一旦松弛下来,他们的两条腿竟麻得不会走路了,两手扶着电杆,许久才恢复过来。他们和地面的队员一起蹲在拖拉机旁,狼吞虎咽地吃着炊事员送来的包子,饱餐一顿后,顾不上歇一歇,又奔向下一个作业段。

高寒、高空、高强度、高难度等诸多因素蓄积一身的超负荷工作,使架线队员们的身体极度疲惫,但大家的精神情绪却依然振奋高涨,这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青年农电突击队员。假若我是一名歌词作者的话,一定会在“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我们青年突击队里来”之后,再写上“假如您要认识他,请到我们的工地里来”。

岁月陪他们在工地上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农电工程把他们的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使他们成了特别能战斗的硬骨头队员,后来大部分队员都光荣入党。朱队员、吴队员、孙队员、刘队员都当上了村庄上的村长、党支部书记,还有一位杨队员,当上了乡镇的党委书记,成为我们农电人的骄傲和自豪。

苦心人,天不负。当冬去春来,百花盛开的时候,在公社管委郝主任的亲自指挥下,在西由农具厂等社办企业、新合大队、沙岭大队等村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程硕果累累,共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20多公里,低压线路100多条、150多公里,建成配电室35处,安装变压器3000多千伏安,配电盘200多面,主体工程即将完工。

在风吹麦浪、金黄的麦穗飘香的时节,整个架线工程结束。平里店供电所营业室张主任,亲自到现场办理报装接电,红卫大队(后更名天王庙)等6个村庄,送电一次成功。秋收后,又有后邓大队等10个村庄送电一次成功。

在乡亲们“我们的村庄什么时候通电”的期盼声中,我们的施工队员开始和时间赛跑,天天冲刺新定额,加快完善低压设施安装,最终赶在1981年春节前,提前完成施工计划,全公社农电工程全部胜利竣工,实现了村村、厂厂、户户通电。农电人炽热的工匠之心,点亮了万家灯火,农村的夜晚不再是一片黑暗,大街小巷一片欢声。

这时,兴高采烈的父老乡亲,早早地在西由大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大红灯笼。华灯初上,灯火璀璨,灯光带来了温暖,也给新春佳节增添了红红火火的年味。

我们这支奋战一年多的输电铁军,人人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三队会合尽开颜。

争创一流

通电后,父老乡亲亲眼看到了电力这个优质、高效、廉价(当时农业用电1千瓦时6分,照明用电8分,副业用电1角2分)能源,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新气象。

老乡们结束了捻煤油灯灯头、烟熏火燎的落后时代。个体企业、村办企业、社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扎堆成立,蓬勃发展。西由公社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农电也是一个新生事物,也要经历从小到大、从欠缺到完美的过程。在通电的美丽光环下,也曾有过黯淡。由于当时电网发电侧装机容量相对不足,加之农电发展速度太快,超出预期,变电站的值班员时常拉闸停电。有些时候村庄上的农民浇地,刚把管子铺到地头,电就停了,只好在地里等上大半天,真是无奈。坊间戏说,“农电是工业电的填谷电”。而照明电,老百姓反响更大,“天黑了,电没了,人睡了,电来了”。原来丢掉的煤油灯,又换成了蜡烛,这是电业人心中的伤痛,更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听马所长说,省电业局的领导多次连夜赶往烟台电业局,召开各县电业局的调度会,通过采取优化电网布局、分杆线有序供电、配电室安装定时钟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照明用电,把人民电业为人民落到实处。

再一个不得不说,在上电初期,客户对电网的运行方式不明白,更不理解。大家都争抢着在白天用电,晚上很少有人愿意用电。而电网企业的最佳运行方式,必须是发、供、用在同一瞬间完成,这样才能减少能源的浪费,优质高效。

我们站所的基层人员,充分利用公社有线广播的优势,积极向群众宣传,并深入到各个村庄、工厂的车间,和客户一起制定用电计划,将原来一班用电的企业,逐步改成二班或者三班用电。村庄上的大小机磨改成下半夜低谷用电,“削峰填谷”,后来又实行了峰谷电价,达到了供用双赢的目标。

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骑上自行车,拿着手电筒,逐村、逐厂到每个配电室去查负荷。宁静的乡村夜晚,陪伴着我们的只有如钻石般在夜色中闪耀的星星,以及道路两旁不知名的草虫低鸣。查完一遍,基本就到了凌晨二点多钟,直到今天想起,还有些百感交集。

后来,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发电侧装机容量逐年增加,超高压输电线路也投入运行,“西电东送”全国联网,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0%以上。

强大的电力,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就拿农民浇地这件事来说,从最早的人推水车,从井里提水,到“195”型柴油机抽水,发展到了安装排灌专用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铺设地下管网,实现了电力灌溉自动化,后来又实现了智能化。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原西由建筑公司总经理孙象栋曾这样评价莱州电业:“供电好,服务好,队伍好,带动经济发展好。”

岁月不居,时光好不经用,一晃40多年过去了,我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队员,变成了国企的退休职工。

如今的农电事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早已渗透到每天的日常工作中。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农电从无到有的过程,经历了从煤油灯到电灯的变迁,所见证的是中国农村从贫穷落后到小康富裕的巨大变化过程。我们有幸成为一个时代发展的见证人和建设者,心中始终感谢伟大的祖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振兴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我们农电人期待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