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帖

2023年04月07日

□北芳

站在春分的岸,一眼望见了清明。清明是春天的抵达,是犹如初见时的惊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的意义有两层,既是时序上的节气,也是情感上的追思。

光阴深处,春意渐浓,山野默默筹备的一场花事,怒放在四月的枝头,一场祭祖怀人的礼仪,也同时在清明拉开了帷幕。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在古代,与其日期相近的还有寒食节和上巳节。上巳节是为纪念黄帝的诞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初三,沿袭至汉代定为节日。寒食节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所定,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到了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才趋向融合。仲春与暮春之交,人们去郊外扫墓,在追念祖先之余,会趁着春光明媚,赏花、踏青,调节心情。“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故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清明是一条扯不断的相思路,“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一代又一代,生死轮回,脉脉相承。一抔黄土,牵动着千万里路途,不管是俗烟下的柴门,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那顶土疙瘩成为千家万户的牵挂,让亲情旖旎起浓浓的温馨。缕缕纸烟从哀思里缭绕升起时,烧掉的纸钱是生和死的相接,燃过的香火是阴阳两界的过渡。身前是谢世的悲哭声,身后是出生的喜啼。这是一种生命的接力,生生不息,在不经意的某一天总能于芸芸众生里,寻到前世的亲人和熟人。所以清明祭奠带着怀念,也与逝者共鸣,祭奠是与逝者约定的一种仪式,清明春花会开,人也会相遇的。

清明是绵山的一缕清魂对君王的寄托,割股奉君不为食其禄,只愿主公“勤政清明复清明”。在迷蒙低沉的悲中带喜、喜中含悲的思念中,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那株柳树下绵绵至今,寄托着一个帝王永生永世的哀思。而杜牧后来却在细雨霏霏的清明节,让一面酒旗挂了几百年,杏花村里杏花酒,从唐朝一路叫卖到现在,那些烟雨中的山野村居、炊烟、牧童和耕牛,既入了诗又入了画。最动情的莫过于在西湖美景四月天里,春雨如酒柳如烟,白娘子与许仙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还有那“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演绎了20世纪30年代一段动人心魄的唯美爱情,用事实证明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而此刻,更有一些孤独的文人在细密寒凉的雨中穿越到南宋,在易安的黄昏,在蒋捷的客船僧庐,在画船春水听雨眠中,怎一个愁字了得。苏轼的《寒食帖》,见证了人生的苦难,也让后人惊叹什么是艺术巅峰的标志。抬头看见樱桃花也次第开放,内心一震,脱口而出:春天应该在樱桃树上作诗。

清明又是个花花世界,“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碧苔黄鹂飞絮,梨花落后清明,三两稚童斗草笑闹,四五村姑田间剜菜,五六农人忙耕田,七八燕子河边衔泥忙,这幅全景图比油菜花田里的嗡嗡蜂蝶还热闹,因为这幅图画只属于人间四月天。

清明是个最活跃的节日。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那架吊在大槐树上的古老秋千,每天也被欢声笑语包围着。叽叽喳喳的孩童,手里牵着风筝嬉戏,散学归来的半大小子,吹着柳梢,头上戴着柳枝圈做游戏;农人一边在河边插柳,一边自言自语:“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诗人却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民间,柳条又称“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人们在屋檐下插柳枝,小孩戴柳条帽,都有辟邪的作用。

任何节日都少不了舌尖上的美味,清明吃鸡蛋是很多地方的风俗,其他吃食就不尽相同了。胶东地区主要是做面燕,又叫饽饽鸡,巧手的妇女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一团团面在她们手里被捏成栩栩如生的燕、鸡形象。老人们总是说:“过清明吃面燕不害腰疼,吃鸡眼睛亮。”也不知是啥根据,就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

以前清明节的另一种吃食是滚麦米。清明前几日,妇女们到碾屋的碓臼里捣麦米,就是把小麦、高粱、粘玉米等润湿,用杵头捣去皮,寒食时合在一起煮,煮出来的麦米和如今的八宝粥差不多。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色忽已晚,勤勉要趁早。清明之后,谷雨之前,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农人传承着礼仪,沿袭着风俗,把种子播撒到希望的田野上,这就是清明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