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门楼工业园一家民营企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倍增,吸引四位博士和20多位硕士加盟——

四博士民企“闯江湖”

2023年04月19日

孙博(右)与孟祥海(左)正在车间查看工艺改进成果。

4月16日,一个普通的周日。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周休的快乐时,在福山区门楼工业园,民企山东中盛药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博士孙博正在和工人根据客户要求修改产品设计和焊接工艺。

“这套增塑剂中间体提纯设备根据厂家要求进行了放量设计。”孙博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设计要求将产能从日产40-50吨,提高到日产150吨,“工期紧,精度要求高,具备一定的挑战。”说到“挑战”,孙博的目光里瞬间像有一股火苗在燃起。

2017年,孙博从繁华的大城市“跳槽”来到福山区门楼街道这家落户在镇街工业园的民营企业。从此,这位天津大学毕业的“85后”博士,为了突破当时“现有格局的局限性”,落户镇街企业开始“闯荡江湖”的新生涯。

那个时候,中盛公司在门楼工业园的新厂房刚投产不久。“挑战”对这位“85后”年轻博士来说,首先来自生活方面。“食堂在门卫室边上,吃饭的时候,食堂没有统一的餐盘,只能每天自己带碗。买完饭之后,和工人们一起,站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生产工艺……”孙博说,在门楼建厂初期,人数不多,配套设备不全,很多工艺需要自力更生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有的订单从设计摆上甲方案头开始算,工期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是常态,大多数时间只能每周单休。”

如今已经是中盛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的孙博,跟记者聊起当年的那段时光,依旧沉浸在发自心底的兴奋里,“在中盛,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产品和服务包括精馏分离、分子筛膜脱水、医化三废处理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技术咨询。在这个链条上,研发设计处于前端位置。让我们肩上有责任、心里有情怀、脚下有动力的,是企业决策者给予前端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孙博说的这一点,企业的一组核心数据也有充分反映。

“公司的研发投入,2020年561.06万元,2021年985.97万元,这一数据到2022年是1510.72万元,每年增长近一倍。”中盛公司业务经理姚恒明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已超过6.7%,建厂不到7年已经拥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长期与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公司在医药、化工和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在精馏工艺包技术服务、设备设计与制造、高效填料及塔内件加工、控制系统配套和工程总包等多方面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精馏设备市场占有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一花引来百花香。‘博士下民企’从孙博的到来开始产生连锁效应。”姚恒明告诉记者,如今,像孙博这样扎根中盛的博士有4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注册化工工程师以及高级工程师在科研技术人员中的占比高达40%。

在中盛药化设备的生产车间,记者还见到了2018年从一家上市公司“跳槽”来到这个小镇民企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孟祥海。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企业能够给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没有那么多限制创新创造的条条框框。”在这个“可以充分施展抱负和理想”的平台上,孟祥海“闯荡江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了陶瓷过滤膜设计过程中客户一个技术数据精度的改变,实现现有分离技术的一个突破,他曾经远赴2000多公里到高寒高海拔的青海腹地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借鉴成熟工艺改造嫁接提升自己的产品设计。

“这在以前的环境里是不可想象的。”

孟祥海说的不可想象,既有企业能够提供的平台方面的原因,也有自己内心精神动力方面的原因。

同样是为了进入一个“可以充分施展抱负和理想”的平台,已经当上了某高校老师的天津大学博士陈驰,还有中国石油大学博士潘勇,也陆续加盟中盛,一起书写“四剑客并肩闯天涯”的博士传奇。

“企业要想健康高速发展,必须把企业、社会与员工价值的实现统筹兼顾,同步提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振才说,重视人才的核心作用,产生了双赢的企业效应:建厂不到七年就步入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和烟台市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行列的中盛药化设备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61%;利润3249万元,同比增长104%;纳税743万元,同比增长292%。在不久的将来,中盛将打造出现代化研发中心及智能智造工厂,镇街工业园的小民企正成长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权立通 潘丹丹 周秉正 倪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