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海葬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资料片)
本报讯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武斌 李彦霖 摄影报道)天水相连寄哀思,骨灰撒海情留人间。海葬是一次重大的殡葬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过去的几年,海葬在我市得以发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迄今为止海葬骨灰已达2397具。自2022年起,烟台市公益海葬实现常态化报名,今年截至4月17日,已经有亲属为639名逝者报名,为历年报名人数最多,本届海葬活动拟于5月中旬举行。
今年我市海葬活动常态化接受市民报名,记者昨日从芝罘区殡仪馆海葬报名处了解到,已有不少市民特地赶来为逝者报名。芝罘区殡仪馆业务科工作人员武斌告诉记者,本届海葬活动报名数量比往年更多,达到历史最高峰,春节过后就有不少老百姓打电话咨询海葬事宜。
记者在登记本上看到,本次海葬报名者中,最高年龄有100多岁的老人,还有内蒙古、甘肃等地的逝者家属,特地不远千里赶到烟台。其中有老人生前嘱托要魂归故里的,还有老人给孩子报名海葬的。“爷爷是一名离休干部,他的遗愿就是海葬,我一定要替爷爷完这个遗愿。”在报名现场,正在为爷爷填写表格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海是相通的,以后在任何一片海域都会想起亲人。
“随着市民殡葬意识的转变,海葬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许多外地人因为无法每年回乡祭扫为亲人选择海葬,许多本地市民也为逝去的亲人选择魂归大海。”芝罘区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烟台公益海葬实施的第9年,近年报名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记者了解到,报名时间为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00至下午4:00,无法到现场登记的外地市民可以打电话预约登记,海葬具体时间确定后工作人员将逐一通知。
“近年来,选择海葬的居民越来越多了,这背后跟政府的倡导和居民观念的转变有关。”烟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葬蕴含的“入海为尊,向海而生”的先进文化理念,将光耀千秋,永励后人。海葬是一种值得倡导推行的体现现代文明的殡葬方式,我市自2015年开始这项活动以来,海葬骨灰已达2397具,其中有离退休干部、新闻工作者、教师、工人、农民等,覆盖到各区市,海葬骨灰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参加海葬的烟台市户籍逝者家属均不收费。自2021年起,市级财政给予逝者家属1000元奖励,并且于2021年在莱山区回龙山功德园的海葬纪念园组织了第一届海葬公祭活动,海葬这种安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纪念参加海葬的逝者,市民政局推进海葬常态化工作,并计划每年定期举办公祭缅怀仪式,希望这种环保、绿色、节地、生态的安葬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我市公益性海葬活动已常态化举行,芝罘区殡仪馆将一直接受逝者家属报名,只要是逝者的配偶、子女或法定有权处置和经授权处置逝者骨灰的人员并在逝者的亲属意见一致情况下,可以随时报名参加海葬活动,随后将根据报名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海葬活动,为更多逝者回归自然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