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9日
现场测量。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李翔飞 姜明秀 摄影报道)槐、银杏、白蜡、白皮松……在福山区,有53株“寿星”树,它们与锦绣福山相生相伴、相守相望。 近日,在福山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古树医生分别对清洋街道朱甲山的银杏、高疃镇隆口的国槐、臧家庄镇松岚的国槐、门楼街道下许家的国槐、福山林场的银杏进行细致调研。
夏意渐浓,福山区国有福山林场内,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树干布满沟壑,枝桠伸向长空,高度近27米,“胸围”超过4.64米,它已是千年的“老寿星”了。
古树医生携带土壤检测系列装备、铁锹、皮尺、无人机等来到现场,对古树的周边环境、树皮腐烂程度、土壤肥力、病虫害、枯死枝、树高、冠幅、胸径等进行勘测。
“这棵树的土壤温度、湿度都没问题,就是土壤肥力指标较差,增加土壤养分就好了。”来自山东祥辰古树医院的古树医生郑力文、刘贤鲁,与福山区自然资源局、镇街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和专家讨论后,形成了最终修复方案。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古树,树不会说话,观察就是和它交流沟通,要仔细看树体有没有中空、主干有没有弯折、叶片有没有虫害。”福山区自然资源局林业站站长李翔飞介绍,古树是社会的珍贵资源,也是乡村振兴和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福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古树名木53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株、二级古树名木25株、三级古树名木27株。按树种分,有槐、银杏、白蜡、白皮松等。
“福山区古树名木散布于全区各镇街,其中大部分长势良好,后期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也有一些古树存在病虫害、枯死枝多等问题。”李翔飞介绍,预计在本年度末,福山区将完成五棵古树名木的生态修复工作,积极破除古树周围硬化地面、改善树体生长环境,使古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