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办法”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

高新区法院借力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2023年05月12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事关高质量发展,事关民生福祉。高新区法院以打造“握手烟和·平和高新”诉源治理品牌为契机,立足调解“小切口”,加快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硬办法”,为企业提供精准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增强企业创新创业“软实力”。

法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诉前联动调解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的事实认定和证据鉴别工作专业性更强,“调”也随之增加难度,因此专业化调解势在必行。

高新区法院将行业调解运用到知识产权案件中,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接,对部分知识产权案件进行联动调解,努力让知识产权纠纷调的更好,化解的更快。

2022年5月,原告上海某股份公司,因其“六神”花露水商标专用权受到侵害,起诉到高新区法院,要求12家店铺停止违法行为,并赔偿2021年9月以来因非法销售假冒“六神”商标的商品带来的经济损失。高新区法院认为,12起系列案件均为侵犯商标权案件,对于商标是否产生混淆需要更加专业的鉴定,将案件委托至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专业性调解。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详细分析和研判专利技术及侵权事实,组织原告及12名被告进行沟通,促成双方当事人对是否实际构成侵权达成内心确认,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

调解+速裁

诉中联合化解

高新区法院打通调解到速裁、前端到后端的审案通道,将诉前调解员全部编入速裁团队,全力运行“调解+速裁”一体化流转机制,给能调则调的案件加上效率的“助推器”,给当判则判的案件加上效果的“压舱石”。

原告上海某公司起诉被告牟平某店侵害商标权,因案情简单,调解员了解案情后对原被告进行调解,但由于被告对侵权行为和赔偿金额存在重大异议,未调解成功。

速裁法官接手案件后,听取调解员意见建议,再次将双方邀请到法院组织召开调解会,听取各方意见,后迅速作出裁判,判后根据案情和判决依据向原被告双方释法说理,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告方已及时主动履行完毕。

宣讲+走访

源头防范风险

高新区法院立足于“广”,通过“宣讲”扩展知识产权法律普及的“面”。面向辖区企业和群众,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刊播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片、公布典型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尽可能地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增强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立足于“精”,通过“走访”加固企业规避风险的“防火墙”。认真落实“司法助企·护航发展”活动,开展“问政策、问项目、问生产、问需求、帮发展、帮协调、帮答疑、帮解纷”的“四帮四助”活动,班子成员带头定期走访企业,15名司法助企联络专员,对接辖区重点企业,点对点了解企业需求,给予企业司法服务。

走访中,山东某仪器有限公司向高新区法院诉苦,近年来,企业大力开发高新技术,带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但由于缺乏风险意识,以及依法治企能力,出现多起人才技术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对此,高新区法院认真梳理,将违反竞业禁止案例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直接送到企业,开展全员学习,并指导企业制定防范的措施,给予了企业继续发展高新技术的信心和底气。

下一步,高新区法院将积极推进“司法助企·法护创新”行动,充分释放调解效能,为辖区企业创新创业厚植发展沃土,助力企业腾飞发展。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袁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