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9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瑶 通讯员 周倩)5月18日,以“爱心助残·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残疾人政策宣传月暨烟台电视手语栏目启动仪式在市文化中心广场举办。活动现场,困难重度残疾人获赠轮椅,同时进行惠残政策宣传、辅助器具发放、残健融合才艺展示、大健康体检、听力及视力健康筛查及防治、中医把脉义诊、骨密度检测、儿童言语系统发育筛查等助残活动,以实际行动让残疾人感受到温暖,用爱帮助残疾人“修复”人生。
袁鑫后天因事故致残,行动不便,然而他天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在残联的帮助下,他先后申请到了拐杖和轮椅,在这些器具的帮助下,袁鑫的“户外梦”得以实现。“有了轮椅,我可以去逛商场,也可以去逛公园,现在除了天气不好,我基本每天都会出门。”袁鑫说,“现在的助残惠残政策非常全面,极大地便利了我们残疾人的生活。”
启动仪式上,启动了烟台电视手语栏目,同时颁布了《全市残疾人政策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在黄金时段的《融媒直通车》栏目里开设了手语专题栏目,主要面向残疾人群体精准推送热点信息、政策解读、服务指导,截至目前已播放4期,受到了广大观众特别是残疾人的一致好评。”烟台传媒集团总经理张旋说。
据悉,5月18日至6月18日,市残联将在全市集中开展“残疾人政策宣传月”活动,以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惠残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推动惠残政策落地落实,达到符合办残疾证条件愿办尽办,惠残政策应享尽享,全面提升服务残疾人工作质效的目的。
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自媒体和APP平台,广泛宣传推广惠残政策,在重要路段、残疾人集中的工业园区、公共场所(地)、社区公告栏等加大公益广告投放,打造惠残政策“风景线”;开展“政策流动”活动,通过发放政策宣传册、发放政策明白纸、线上线下咨询答疑等形式,提高惠残政策知晓度,打通政策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政策直播”活动,依托各责任单位网站、融媒体平台,村居广播喇叭等直播形式,围绕惠残政策开展集中解读宣讲活动,提升惠残政策办理效能;开展“面对面”活动,通过党员干部1+7联系群众活动,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残疾人集中企业,解答残疾人困惑疑问,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采取电话、微信或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将各项扶残惠残政策真正落实落地;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在举办各类残疾人活动期间集中开展政策宣讲,以宣传片、集中授课、图片画册、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灵活多变的政策宣传活动,真正做到帮助每一位残疾人了解惠残政策,享受惠残政策。
“今年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做好针对性宣传,把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到残疾人,提高广大残疾人和家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丽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