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唱于庭 其乐融融

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与破圈

2023年05月22日

□葛卫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深刻阐释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问题,是指导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海阳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地从乡村田间扭到全国舞台。近年来,海阳市以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保护为突破口,采取宣传展演、课堂讲学、实践活动、文创研发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融合,多方位全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让大秧歌“活起来”“火起来”,使非遗文化成为网络热搜和新的文化IP。

坚持“传承性”

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新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既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源于汉,创于明,兴于清,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用民间最崇高的礼仪、最质朴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表达了海阳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优秀结晶。

近年来,海阳市始终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筛选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设立“海阳大秧歌文化生态保护村”,根据不同地区大秧歌的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的传承推广方式,引导生态保护村尽可能保留自己的原生态特色,避免在传承过程中被“同化”。同时,开展原生态秧歌常态化普查工作,深入各生态保护村搜集、挖掘原始资料,记录了14个秧歌村的传承谱系、民间小调,建成了集调查、发掘、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秧歌保护基地。先后在辛安镇埠后村、方圆街道西石兰村、盘石店镇大薛家村等地设立30多处大秧歌传习展示所。海阳市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名,烟台市级传承人15名,县级传承人106名,每年组织开展“送智”“送教”活动,各传习展示所培训“乐大夫”“花鼓”“锢漏匠”等各类秧歌角色2000余名,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秧歌队员,推动秧歌人才梯队持续性发展。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部署要求,海阳市研究出台《海阳市秧歌进校园实施意见》,采取秧歌宣传、秧歌展演、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形式,组织实施“秧歌第一课”“秧歌名家进校园”“秧歌文创课程”等活动,利用课间操、德育课、艺术课等形式开展海阳大秧歌教育,目前已在全市成立10多支中小学生秧歌队,培育了一大批青少年受众。同时定期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师资轮训计划,鼓励和扶持传承人积极参加校园秧歌教学活动,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专兼结合的秧歌传承教学师资队伍。

同时,海阳大秧歌也得到全国诸多知名艺术院校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陆续将海阳大秧歌设为必修课,并推出《红珊瑚》《春满人间》《涟涟有鱼》《沉香》等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全国舞蹈界影响深远,为大秧歌的传承不断加入新时代的注脚。

坚持“人民性”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期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以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

“没有秧歌不叫年”,海阳大秧歌在海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起源于劳动,表演形式独特,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观察、总结生活的基础上,海阳大秧歌融入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动作和人物。它们表现的打渔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锢漏锯缸、艺人卖艺等生活场景,正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实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海阳市有80%以上的村建有秧歌队伍并常态化开展秧歌表演活动,是海阳市业余文化队伍的主力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城市公园、文化广场、校园操场,处处活跃海阳大秧歌的舞动身影,从过去的“没有秧歌不叫年”到如今的“扭起秧歌天天都是年”,上到老当益壮的大爷大妈,下到意气风发的少年儿童,以前过年才能看到的大秧歌,现在成了老幼皆宜的广场舞、课间操,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日常文化生活,更对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坚持“发展性”

讲好文旅融合城市品牌新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指出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城市的根与魂,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彰显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是宣传提升城市口碑、挖掘历史人文价值、构筑城市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海阳大秧歌作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先后应邀参加了CCTV舞蹈大赛、北京奥运会暖场演出、上海世博会巡演、西安园艺博览会巡演等全国性节庆盛典,远赴塞尔维亚参加贝尔格莱德新春庙会等活动,为国家赢得了赞誉和荣耀。以海阳大秧歌为故事主线的电视剧《大秧歌》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和多家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在2023年央视春晚,具有浓郁海阳大秧歌特色的儿童舞蹈《我和爷爷踩高跷》脱颖而出,位列收视率榜单第二名。

海阳市打破传统媒体宣传的局限性,积极运用、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对海阳大秧歌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宣传,吸引网民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今年的秧歌贺年会上,众多新媒体进行现场直播,仅海阳融媒抖音号单场观看量就达到25万人次。春节期间龙腾秧歌队受邀赴济南多地进行展演,其豪迈热情的演出在线下火爆的同时亦成为网络热点,在春节档成功“出圈”,使广大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海阳大秧歌的独特魅力,为大秧歌的普及推广开辟了新路径。

以大秧歌文化活动进景区、进广场、进企业为抓手,策划了“醉美海阳多彩四季”主题文化年活动,推出大秧歌表情包、系列手造文创产品,以文化演出带动旅游消费,促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演出、欣赏等文化活动450余场,海阳大秧歌已成为海阳市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和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变成可以流动的文化IP。

(作者为中共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