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建 稳大盘 促民生

2023年05月22日

□王茜

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安全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强化有效投资支撑,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内需是稳住经济大盘和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放大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持续拉动内需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内源驱动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长期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信息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拉动内需增长的关键环节,能够释放出强大的“乘数效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可以拉动其他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工业、服务业等各类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和活力,扩大消费市场以促进内需的释放,进而发挥产业链条带动效应,推动经济多点开花、多元化发展。卫星通信等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可以快速带动产业创新和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形成以科技为导向的产业新动能,带动未来经济长远发展,进而促进可持续增长。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投资管理,确保建设项目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调配的同时要注重兼顾社会利益,从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和就业等方面的融合发展,给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促进关联产业行业发展,拉动投资和就业,进一步促进内需的扩大与增长。

彰显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服务人民群众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事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能源、水、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对于优质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彰显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

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服务效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需要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好、效率高、价格合理,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打造高效便捷的“硬件基础设施”,拓展“软性服务”等基础设施,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与需求之间实现最优化的平衡,使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的融合,打造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更好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决策,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又有助于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

发挥投资就业的“政策效能”,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投资和就业等多方面政策支持,通过采取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大投资中的基础设施开支,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改善相关市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消费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提高居民在投资、消费等领域的支出水平,拉动消费增长,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消费质量,增强民众的幸福感和信心,形成“政策效能”,切实提升民生的幸福指数。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和就业环境,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参与,促进就业和增加经济运营成效,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要通过多渠道引导投资,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消费中心的崛起,并在政策上采取鼓励扶持措施,打造新型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品的升级和提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借助现代化经济政策手段,加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补短板,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透明、有序、规范发展,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开发,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提升和支持,通过就业创业和技能提高等举措,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和就业热情,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本文为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山东扩大内需释放需求潜力的影响研究——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例(2022XTN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福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