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老兵”扎根一线解民忧

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刘向阳荣获山东省“最美公务员”称号

2023年07月01日

6月30日晚,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与你同行 初心不改”——山东省“最美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单位”发布仪式举行,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科长刘向阳荣获山东省“最美公务员”称号。

到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办理业务,经常会遇到一位满头白发的工作人员,他总是忙着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解释说明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人员争取相关待遇。他就是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科长、二级主任科员刘向阳。自转业以来,他先后历经了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多个岗位,他退役不褪色,始终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到服务群众的一线岗位去

“民政、民政,以民为政,咱民政部门干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活。”转业到海阳市民政局后,这句话成了刘向阳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二十年军旅生涯,锻造了刘向阳铁一般的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从部队到地方,刘向阳始终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刚进入民政局区划地名科时,刘向阳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负责海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他深知地名工作对群众生活影响有多大,克服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少、城乡变化大、历史遗留资料少等困难,走遍了海阳18个镇街的街头巷尾,对信息采集坐标进行修正,对地形地物坐标进行标注,整理编写了《海阳市地名图集》,2013年顺利通过山东省民政厅地名普查工作验收。

“一线老兵”应该到服务群众的一线岗位去!这是刘向阳的执着追求。

“在部队,我是一线带兵人,回地方也应该在一线岗位工作。”随后他主动申请到便民服务大厅担任民政局窗口“首席代表”。当时的民政局一线窗口工作量大、服务对象广。刘向阳和同事加班加点梳理服务事项、优化工作流程,主动改进工作方法,设置了意见簿、明白纸、办事模板,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他所在的窗口在2017年测评中成为唯一一个群众零投诉窗口。

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能为千千万万战友服务,是我最大的光荣。”2019年机构改革,刘向阳随所在科室整体划转至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8月,海阳市发城镇退役军人姜某因脑梗病情加重住进重症监护室。得知消息后,刘向阳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慰问姜某,帮助其申请了1万元困难救助金。

将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放在心上,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伤残老兵隋某长年卧床,刘向阳得知他希望提高伤残等级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探望,现场为其办理伤残等级调整手续,“全程代办”深深感动了老人和他的子女。仅2022年,刘向阳就和同事上门为高龄、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520余次,申请山东省荣军医院专家上门鉴定调残9人次,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

用心用情服务优抚对象。2020年8月,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按规定停发了某烈士亲属的烈属待遇,但考虑到其家庭困难,刘向阳多方协调为其办理了低保,将烈士父亲纳入年度重点走访慰问对象和困难帮扶对象,让老人生活上得到改善、心理上得到安慰。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海阳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优抚对象多。如何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烈士遗属服务好,是刘向阳一直思考的问题。

喊破嗓子,不如磨破鞋子。为全面掌握海阳市烈士纪念设施情况,刘向阳率队多次深入山野丛林、荒山墓地,足迹遍及海阳18个镇区街道、143个村庄(社区),核查散葬烈士墓444座,将55座零散烈士纪念碑信息编写录入《英雄丰碑》,摸清了海阳烈士纪念设施的底数及管理情况。

在一次次艰难寻访中,刘向阳发现海阳有很多烈士牺牲在外地,烈士亲属不知烈士安葬在什么地方。从此,帮助烈士亲属寻找亲人,让烈士魂归故里,成了刘向阳心心念念的大事。孙学通烈士是济南战役中牺牲的一名老兵,被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之前为无名烈士。根据线索,刘向阳深入镇村走访调查、广泛查阅烈士档案,终于在朱吴镇上孙家村找到了孙学通烈士遗孀张淑卿老人。结婚9个月丈夫奔赴战场,如今已经94岁的老人无儿无女守候了一生,时隔74载的“重逢”让无数人落泪,是寻亲工作圆了老人一辈子的梦。刘向阳先后帮助32名烈属找到烈士安葬地。

34年初心不改,用永不褪色的军人品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刘向阳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秦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