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刁静洋
追求联合的中华大一统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一种联合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从这一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绝不主张不可调和的对抗与分化,而是追求联合。秦汉大一统,实质上就是中华文明内聚联合趋势在长期历史演变中逐步表现于政权组织方式的结果。中国封建历史中几无重大分裂,秦汉时期的疆域版图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版图的核心基础。中国的立国体制就是联合,文化主流是向心凝聚,而不是向外征服。历朝历代的大一统内涵虽各有偏重,但政治联合、疆域统一的含义是明确而稳固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没有战争,但中华文明的突出优越性则恰恰在于,战争的最终结果不是一种文化否定或压制另一种文化,而是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融合。例如,魏晋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休,大批儒家学者迁徙至河西走廊,促成儒家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为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无论出发点如何,最终的确促进了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凝聚。
注重开放的传统制度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享理念高度契合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未来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无论经济权利还是政治权利都不应固化于某一阶级手中,应当随历史演进而逐步走向开放。科举制的创立则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开放精神。秦汉时期,出于奖励安抚王室成员或功勋之士的需要,官吏选拔主要依靠推选,此时的政权并不能算开放,后来甚至逐渐形成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阶级开始固化。为打破这种固化,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勇于革新、敢于开放,创设科举制——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也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上到豪门贵族,下至寒士贫门,均可自主报名参加考试,考中则进仕,考不中还可再考。科举制使得中国的政治之门从闭合走向开放,也铺就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开放的底色。当然,随着科举制的长期存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压抑工商资本,使得明末清初时的中国落后于世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让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大叹中国表面上技不如人,实质上是制不如人。然而,这种事实恰好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只是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契合的特性,而并非马克思主义本身。所以,当我们意识到“制不如人”的时候,就需要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改变我们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朴素模糊的社会阶级意识
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构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阶级理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划分阶级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地位决定阶级地位,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之一是消除这种阶级差别。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独特的阶级意识则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构想殊途同归。中国古代社会绝非没有阶级,只是这种阶级划分更表现出一种中华文明的朴素特质——阶级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关联被潜意识模糊,阶级地位绝大多数时候锚定于官位,而官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识水平。从汉朝到明朝,因选官制度逐渐定于科举,平民也有进仕机会,因而在普通百姓心中,除天子外,中国政权不在贵族、不在军人、更不在资产阶级,而在于知识分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华文明所形成的建立在知识资料基础上的阶级意识,不仅贯穿于历史,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深刻影响。时至今日,不管我们如何评述中华文明的独特阶级意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以一种独特的角度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因此,当主张消除阶级差别的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后,便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
超脱宗教的社会价值体系
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主张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这是超脱出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神凌驾于人的宗教价值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始终没有形成宗教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中华文明之所以形成超脱于宗教的特质,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自上古时期,中华内生文化便没有产生一神崇拜,盘古、女娲、伏羲、神农等神明多元共生,各有千秋,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宗教神权统治。二是中华文明具有早熟特质,当外来宗教侵入时,中华文明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准和稳固的社会认同,能够抗拒外来的宗教挑战。例如,普遍认为佛教进入中国时已经是西汉末期,此时儒家思想早已成为封建王朝的独尊之学,并在此后牢牢占据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从未有动摇。儒学思想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孔子曰“仁”,孟子曰“善”,追求人成为道德之人,以成就天下之和谐。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从根本而言,就具备了超脱宗教而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高度。这是西方社会哪怕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宗教改革而至今无法完全达到的程度。发现人的价值,承认人的价值,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追求,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生根开花的最主要文化底色。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他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一论断为全党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解答好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者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广阔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这一问题做一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