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5日
“尺坎村新鲜蓝莓代购,绿色有机无污染,大棚现摘。”
“这周还有蓝莓吗?”
“可以直接寄到外地吗?”
这是“尺坎一家亲”群聊中的一个对话片段,也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文经学院助农实践的缩影。
自今年4月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文经学院师生在党建“红桥计划”的引领下,以“发现村庄”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孵化“尺坎公益消费助农”子项目,以党建引领,实践助农。
据悉,尺坎村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结对帮扶的对象,也是学校将党建、教学、科研、志愿服务活动与村庄发展深度融合的尝试,更是引领大学生深度观察、服务和研究乡村发展议题的社会田野。
在“尺坎公益消费助农“ 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通过为农户提供“代购”服务,进行社群营销,以信任为纽带,连结乡村与城市,农户与师生,生产者与消费者三方,为农户带来收入,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在助农过程中,参与服务的大学生们遭遇了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难题”。活动初期,学生们充满着热情和憧憬,看着不断增多的群成员数量和每周持续增长的购买量,体会更多的是志愿服务“三农”的快乐。
但紧接着,就收到了消费者反映产品存在“坏果”“大小不一”等问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大学生们切实意识到,志愿服务活动并非纸上谈兵,要真正实践起来,打开长效机制并不简单。消费助农不能只单纯依靠销售,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消费者助农的热情上,更应该将师生和农户联系到一起,共同提升能力,维护市场,打造优质生产和营销的过程。
于是,文经学院的师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通过与村干部、农户的积极沟通与协商,多方共同确定了妥善的售后服务方式,商议出了合适的销售价格,对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完善销售环节也达成了共识,一套志愿者小组轮值、寄存商品的志愿服务机制逐渐形成。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文经学院已组织消费助农活动十余次,参与人员涉及烟台研究院各单位师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农户的广泛赞许,真正打通了校地合作的乡村振兴途径。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肖童 赵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