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0日
□粘凌燕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格局中,法治社会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只有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素养,才能解决法治建设的许多“最后一公里”问题,法治中国的建设才能接近其实质内涵。
法治社会
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法治建设进入从法治政府的重点攻坚向法治社会全面拓展的新阶段。“法治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实践,与“法治国家”相对应,是指公权力运作系统之外的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是指国家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强调国家权力由法确立、依法运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基于法的控制而更好地运用公权,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而法治社会则着眼于社会成员生产与生活行为的规范有序,正当行使权利和积极履行义务。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与源泉。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均依法进行,因此法治社会的建设有助于破解法治建设困境与瓶颈,通过社会个体成员与社会组织及其自治权的日益壮大,形成自下而上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力量,从而实现对公权力依法运行的有力监督,真正实现依法用权。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可以更加充分地保障权利的实现,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民守法
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要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从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来看,全民守法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目标和理想状态,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在良法之下,法律以维护和扩大自由以及最大限度保障和尊重权利为目标,善治之下,社会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法律的价值目标与全民守法的价值目标高度吻合。正如约瑟夫·拉兹所言:“虽然公民并不具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但是也不当然具有违背法律的权利。”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在内的一切社会主体均应该遵守规则,严格依照法律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认可、理解、信仰法治。遵守法律和通过法律理性地解决争端,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能超越法律,社会主体的合法权利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保障。只要全民自觉守法、信仰法治,人人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社会就有公平正义、稳定秩序,权利就有保障,即只有人人守法,法治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是否建成的显著标志。当前我国全民守法在守法认知、守法意识、守法行为和守法实践等层面尚未达到应有的法治状态。法治中国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整体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加快建设
法治社会的实践路径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一方面需要加强国家对全民守法的回应和引导,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层面,全面回应社会需要,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自身力量,凝聚共识,理性表达,使得法治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在信仰进而实现法治社会。
守法习惯的养成、法律素养的提升,实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政府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政府是否严格依法行政,关系到民众对法治建设的信任。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民众判断法治建设是否可靠、可信的重要指标。法理情兼具的司法裁判对全民守法的示范效应,比普法宣传说教更加有效。
法治教育在促进公民法治素养养成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对于中小学法治教育而言,应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协同发挥作用,确保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其次,从“一五”普法开始,国家都把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要重点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组织、引领和示范作用。再其次,创新普法形式,提高宣传实效。通过手机短信推送形式让公民加深对法治知识的了解,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推进智慧普法平台建设,增强法治宣传的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社会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确保法律兼具规范性与引领性,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周期动态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鼓励社会自我治理,向基层赋能,下移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建立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研判处置、安全检查制度机制等。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