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3日
游客在蓬莱阁景区参观。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秦立华 于佳禾 钟绵生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烟台,这个夏天,再度迎来历史城区文脉复兴的契机。
近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烟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保护“两带、两核、七片”的整体历史文化格局,划定中心区约7.6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以及5片历史文化街区和2片传统风貌区;对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保护要求、视线通廊控制等进行优化调整,并充分发掘近现代有价值保护要素、工业遗产等,令城市文化内涵和品质“再提升”。
“两带两核七片”勾勒名城轮廓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烟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烟台自此成为全国第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数量居全省首位。拥有史前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胶东文化等大批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烟台“文脉家底”格外殷实。
《规划》对我市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总结凝练:烟台是中国古代东部沿海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是中国北方最早开埠城市之一,沿海开埠城市近代化发展进程的典型缩影;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中华文明对东北亚地区传播和多元文化汇集的重要口岸;是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中国沿海工业重镇;更是近现代民主革命发展以及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解放全中国的重要基地。
而在“地方特色”方面,烟台拥有依山面海、城岛相映的城址环境,军城一体、防御特色鲜明的海防城市格局,轴线延续、沿海发展的商埠港口城市格局,中西合璧、胶东特色的建筑风貌,多元共荣、活态传承的民俗文化。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脉络,如何站在全球和国家的视野,弘扬保护传承体系,彰显地方特色与文化魅力?《规划》提出,保护烟台名城“两带、两核、七片”的整体历史文化格局,“一心、两带、五廊道、多节点”的总体自然生态格局,加强芝罘-蓬莱两大历史文化保护核心的整体保护与协调发展。推动烟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的典范城市,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战略高地,中华文明对东北亚地区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门户。
其中,重点保护承载烟台历史文化价值与名城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历史环境,尤其是体现烟台明清军事海防体系建设和近代开埠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区城址环境、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体现烟台城市风貌特征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体现烟台海洋文化、宗教文化、海防文化、开埠文化、工业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村镇和工业遗产,以及体现烟台民俗风情和城市文化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城区严控“空间视廊”
再塑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打造无疑是重中之重。
此次《规划》,延续了2013年省政府批复的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北至海域历史城区范围线,东至东炮台、岿岱山、解放路,南至毓璜顶南街、建昌南街、环山路、二马路,西至海港工人大道、海港路、毓璜顶西路,总面积约7.6平方公里。历史城区以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为中心,向西至近代港口、大庙和毓璜顶,向东经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到东炮台,是烟台市传统格局及历史风貌特色、名城核心价值集中体现的区域。同时,划定了5片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广仁路-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虹口路历史文化街区、宫家岛历史文化街区。2片传统风貌区:毓璜顶传统风貌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传统风貌区。
具体保护措施方面,《规划》兼顾传承与发展,要求整体保护与城址环境相互依存的自然山水格局,保持传统街巷的空间形态与尺度,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及周边建筑高度和空间视廊,优化交通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各类文物古迹,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存及其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社会生活的延续性的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保持街区活力。
重拾历史城区“根脉”,烟台步履踏实。目前,海上世界、崆峒胜境、朝阳街—向善街—所城里历史文化中轴复兴正全面推进。环山路百年工业走廊提升改造、南山公园综合整治项目也已铺开,年内,朝阳、所城历史街区完成部分更新改造,打通芝罘湾广场—太平湾—烟台山滨海步道。
炎炎盛夏,朝阳街、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大会战”,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12栋列入修复的院落逐一搭起“绿网”和脚手架,屋瓦逐一取下盘点、清洗,对破损部分进行修补,在支巷里闪转腾挪的工人,几乎是和墙壁“脸贴脸”,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从取瓦、比对,再到分类、冲刷,诸多工序一丝不苟。而与建筑修复遥相呼应的,则是支巷绿化、道板砖铺装工作的同步实施。“今年,芝罘仙境两大街区完成征收的院落,将全部应修尽修、修旧如旧,力争到年底,将列入修复的支巷全部打通。”蓝天建设副总经理康建锋介绍。
历史城区焕然一新,不但在于传统院落洗去铅华,更在于功能与定位的日益明晰。如今,漫步在芝罘仙境,近300米长的所城里西城墙3万余块老城砖,勾勒出卫所遗韵、所城寻根、古城城迹、文萃薪火、深巷鉴宝等12个节点,新老城砖、雕塑小品、景观绿地等元素编织成一条城墙景观带,古街巷与繁华的南大街,以城墙为纽带,实现了交融。步入街区,古式门窗、青砖黑瓦、京剧脸谱、照壁年画映入眼帘,胶东大鼓、古琴、泥塑等民俗非遗移步换景,专属于城市与历史回忆的精神堡垒,因街区满溢的烟火气与年代感,而得以重塑。
古村古树文物“老有所养”
《规划》提出,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处理好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脉与空间环境、自然景观的依存关系,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依法合理适度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让传统村落重焕容光,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烟台同样引领全省风气之先——
今年3月,住建部公布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牟平区莒格庄镇院下村、牟平区龙泉镇河北崖村成功入选。至此,我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总量已达到28个,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国家、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部署,累计争取国家、省、市各级专项财政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及传统民居修缮。聘请历史建筑专业修缮单位和专家,采用“绣花”“织补”微改造工艺,重塑“鱼鳞灰瓦”“青砖白墙”的胶东特色建筑风貌特色,留住乡情乡愁,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11月,我市第一台“古树芯”,正式落户栖霞市桃村镇荆子埠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山东祥辰古树医院,为该村一株500年树龄的古银杏全面“查体”,并出具“体检报告”,在树干关键部位植入“古树芯”。通过云数据管理平台,对古树生长状况、生长环境实时动态等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致力于古树逐一挂牌保护,今年初,烟台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古树名木认定建档,35株一级保护古树、258株二级保护古树、775株三级保护古树有了“户口”。诸多“寿星”级古树上图入库,并聘请国内专业技术团队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会诊”。
走进烟台市博物馆展厅,山东战邮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胶东行政公署主任曹漫之亲笔信,于克恭、许端云烈士生前使用的手枪、座钟等珍贵革命文物,悉数呈现在观众眼前。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城市新名片,截至上半年,全市共普查登记抗战遗址、纪念设施3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拨付专项资金150余万元,征集革命文物700余件/套。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及时申请或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挂牌保护。对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亚洲最大的领事馆——烟台山建筑群内的革命文物,编制了保护利用规划,“国保”单位烟台山抗日烈士纪念碑、芝罘俱乐部,也相继完成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