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与创作相伴终生

2023年07月14日

□王永福

“文革”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拳头栏目,叫“阅读与欣赏”,并定期出版活页文选,全国发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笔者作为当时的文学青年,从中获益匪浅,有的篇章深深印在脑海里,化为精神营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成才的经验概括,成为历代诗人和作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被后来人奉为行动指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同样,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之作,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和创作新作品、谱写动人时代华章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第二个结合”的指导思想。

当代著名作家麦家的深刻体会,就是“阅读是写作的最好准备”。这句话与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著名格言——心酸的童年是作家最好的训练,可谓异曲同工,辩证地说明了作家的成才之路。一些中外名作家的经历,也充分验证了以上两条为颠扑不破的经验之谈。

麦家所说的作为写作最好准备的阅读,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的读者看报,而是诗人杜甫说的“破万卷”,强调熟读、精读,化作心灵营养。

《傅雷文集》“文学卷”的封底有一段文字,读后给我深刻启示:“心灵是写文学的根底,伟大的文学仰仗着心灵的渗透力,把高洁的芬芳注入世界。”中外作家无不以文润心,让阅读与写作相伴终生。去世不久的艺术大家黄永玉,99岁高龄依然没有间断阅读与写作,还在积极为自己的百岁大展准备作品,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走完传奇的一生!

前辈经典作家,不仅让阅读与写作相伴终生,而且在深读、精读乃至背诵经典作品方面,是我们的率先垂范。经典名著《红楼梦》,许多作家能够背诵其中的重要章节段落,茅盾先生甚至能背诵整部《红楼梦》。

在一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期间,应几位青年作家之请,茅盾先生当众背诵经典章节,一字不差,让后辈们目瞪口呆,传为佳话。难怪茅盾先生能成为新中国的作家领袖,成为领路人和学习的楷模。

当然,背诵《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制,非一般读者能为,但背诵一首诗、一篇短文,只要肯下功夫,不难做到。每届中华诗词朗读大会涌现出的佼佼者,都是我们的榜样。许多一般读者对唐诗宋词中的名篇都能出口成诵。在我的记忆里,当下许多读者都会背诵徐志摩的现代诗《再别康桥》的两个经典章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诗让我们深深地沉浸在微妙意境中,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阅读一般性的作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但对于名著、经典之作,特别是对从事创作的作家来说,则有必要深读、精读,反复揣摩,细细体味,为我所用,化作创作的营养品。

当然阅读像所有事物一样,也要找规律学要领,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笔者近日翻腾旧书柜,在箱底发现一本多年前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出版的《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它着重阐述了诗词与散文的欣赏方法和阅读规律,读后令人深受启迪。

一些专家学者在“二十讲”中,侧重阐述了“读诗须有想象”,了解诗词的“真相与真魂”,领会诗的“意境”与“气象”,了解诗的“情景交融”的“含蓄美”,特别是统领全篇的“诗眼”与“词眼”,居高临下领会全篇的主旨和动静交错的意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无论诗词还是散文,佳作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贵在不言中,耐人寻味,“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诱人深入探索体味。究其实,不仅诗词需要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好的散文同样应该富有诗意,引人寻味。

文学作品中的写景状物,旨在表情达意。文学是语言艺术,那些大家公认的名家无不是语言学家,具有高超的驾驭文字的功夫,在练字练句上下苦功,精益求精,乃至在文章中创造“诗眼”“句眼”“一字眼”,化无形为有形,收到至高的艺术效果,传之久远。

由此可见,阅读也有规律,有要领,但千条万条,反复阅读、细细体味是关键。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读,深深体味,应成为读书人的习惯,持之以恒,做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鉴赏者和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