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3日
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姜乾 王堃 摄影报道
放鱼入海。
放鱼节活动现场。 通讯员 肖水莲 摄
合影留念。
“我也来体验一把。”
通讯员 肖水莲 摄
“放鱼喽!”
随着一声高呼,人们纷纷倾倒水桶,让鱼苗顺着滑梯欢快地跃入水中、游向大海。现场阵阵水花声,伴随着人们的欢笑声,奏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音符。
这欢快的一幕,发生在7月22日上午举行的放鱼节上。当日,中国·烟台第五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天马栈桥及周边沙滩区域举行。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分为启动仪式、公益演出、群众放鱼、DIY互动等环节,共约2000人参加。
本次放鱼节总计增殖放流绿鳍马面鲀、黑鲷、许氏平鮋、褐牙鲆、圆斑星鲽5个品种,共72万尾。这些放流的鱼苗不仅有助于恢复海洋生物种群,也凝聚起烟台人爱护海洋、保护生态的共识。
放鱼现场成欢乐嘉年华
“小鱼儿,快游入大海里吧!”伴随着稚嫩的童声,5岁的初佳萱将袋子中的鱼苗倒向大海。晶莹的水花飞起,小鱼快活地游向远方,初佳萱的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放鱼节现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同体验放鱼。“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住在莱山区的市民孙女士,当天特地带孩子来参加活动,让7岁的孩子通过体验放鱼的过程,来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于先生是第二次带孩子来体验放鱼活动。他说,现场不仅可以亲自放鱼,还有各种游戏DIY,寓教于乐,体验感强,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增长知识。
在沙滩区域设置的“DIY互动”板块成为小朋友们的乐园。沙滩寻宝区域,小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4岁的刘子菲手拿小铲在沙滩里挖呀挖,挖到一颗蓝色的海星。“我凑够三颗水晶啦!”她开心地将自己挖到的三颗不同颜色的水晶海洋生物展示给工作人员,成功领取了生态瓶DIY制作材料。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独一无二的“海底世界”海洋生态瓶诞生了。“大海是我们的家乡,我们要保护美丽的大海。”刘子菲说。
“保护海洋环境从我做起,不向海洋丢弃垃圾和排放污水,不损害海洋生态资源,不捕捞受保护的海洋生物,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维护好海洋生态平衡,打造最美最富‘海上粮仓’。”活动仪式现场,全体海洋保护志愿者发出倡议。
已成全省重要品牌公益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所用苗种为绿鳍马面鲀、黑鲷、许氏平鮋、褐牙鲆、圆斑星鲽等5个烟台本地主要经济放流物种,均通过验收检验检疫并经严格验收和监督程序,达到增殖放流规定要求。
今天放流的是苗种,明天收获的将是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和海洋和谐共存,每年烟台海洋渔业的节日——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品牌。
自2019年起,我市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赢得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保护黄海海域生态环境贡献了烟台力量。
“烟台放鱼活动影响力大、效果明显,这背后离不开自贸试验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的助推力。”烟台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渔业处处长张颖介绍,这一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新模式,对传统增殖放流体系进行了优化,实现从“政府主导政府做”到“政府指导全民做”的转变,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源,充分凝聚了社会力量,构筑出全民参与增殖放流的“大养护”格局。模式推广以来,不断放大“创新红利”,增进放鱼养水、造福子孙的社会认同感。
烟台连续39年增殖放流
开展增殖放流,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是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鱼水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强力抓手。
烟台作为海洋渔业大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增殖放流工作。坚持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地区之一,自1984年开始,已经连续开展了39年。
多年来,我市始终将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作为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持续实施增殖放流工程,对渔业资源修复做“加法”:放流苗种由最初的中国对虾一个物种发展到现在的鱼、虾、蟹、蜇等20多个物种;放流海域由最初一个县扩展到所有沿海县市区。
如今,回捕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重要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我市3万捕捞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增殖放流综合投入产出比达到1:10,也就是说政府每投入1万元,带来了直接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放流各类水产苗种50多亿单位。增殖放流工作已经成为我市养护渔业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美丽烟台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效益凸显,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成为烟台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烟台是一座因海而兴的滨海城市,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位烟台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本次活动目的,旨在通过海洋放鱼公益活动,号召全体市民参与渔业资源养护增殖放流活动,增强市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将公益放流活动打造成国内知名群众性公益活动,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和海洋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