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械工程教育盛会选址烟台

6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论教

2023年07月23日

烟台大学校长段培永致辞。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摄影报道)7月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烟台大学承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在烟召开,两院院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6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论“教”,共同研讨机械类专业发展前景。

盛会落址烟台

近200所高校来烟论“教”

探索、回顾、展望——面向新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工程教育,这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当天,这场国家级会议吸引了全国近200所高校来烟,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新工业革命时代”再添一把教育的火。

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过去五年全国机械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交流有关机械工程教育及其机械类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多样化的建设发展特色,分享教学创新与变革的实践做法。

他们现场交流了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体会,并对未来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变革取向进行了展望。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段宝岩院士与陈学东院士分别作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中的机电耦合技术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校企协同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机械类专业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与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西安交通大学张俊教授,教育部机械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吴波教授,教育部机械类教指委秘书长巩亚东教授,同济大学吴志军教授分别围绕“机械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与实践”“虚实融合,校际协同,机械制造类课程教学迈入新轨道”“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修订”“智能制造工程教程研制”“车辆工程学科教程研制”等主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全国性盛会共商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新策略

从专家学者到院士教授,此次来烟的目的只有一个:共商未来机械工程教育发展新方向。

从他们的发言和报告当中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级机械类专业会议当属应“时”而生。

“应”的是什么“时”?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司鹏搏在致辞中就提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以物联网等一系列的技术为基础,第四次工业革命整合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促使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加快进入到工业4.0的时代。一系列机械类专业,是培养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工业4.0时代工程师的重要阵地,为我国新工科2.0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国家级专业会议选址山东省,落地烟台,离不开良好的“专业”建设原因。会上,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赵立辉介绍,山东省现有本科专业485种,专业点3760个,其中机械类专业点185个。山东省高校获批机械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

精确的数据显示了整个山东省高校机械类教育的水平。

为城市注入机械工业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从烟台自身而言,承揽国家级机械类专业会议,与这座城市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烟台大学校长段培永在致辞中介绍,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截至2022年,烟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15亿元,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二十六位,山东省第三位。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产业。”段培永说,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为我国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为何驻地烟台的烟台大学能够承办国家级专业会议?记者从段培永的介绍中找到了答案:烟台大学作为以城市命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84年,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援建而成。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机械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量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相继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立足烟台、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持续深化科教产融合,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影响力逐步提升。

不难看出,烟台高校承揽国家级盛会,是城市的吸引力,也是高校教育水平提升的结果,全国各大高校院士专家在烟台展开的专业研讨,为省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