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张文进 张夺
党的二十大从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高度,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五大特征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过程、全领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需要同其他特征协调共进。
生态治理要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独特性质。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基于生态本体思维,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中国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化为其重要特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是生态治理的重要资本,如何将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筑在绿色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怎样使人口红利保持绿色基底贯穿在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大力实施“人口绿色发展计划”,促进人口均衡、合理增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生态建设要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民生保障。如何打造惠及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亟需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作答。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现代化,生态建设要始终想人民群众所想、盼人民群众所盼、急人民群众所急,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中国式“共同富裕”超越了西方式“两极分化”,“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生态正义的根基,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密钥”就在于共同富裕与生态正义的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能够更好地协调生态利益关系,合理分配生态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拥有平等享用和保护生态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借助绿色产业发展,赶走贫穷成为生态的受益者,最终完成了生态短板向生态优势转变,生态优势向经济增长动能转变。
生态文明要植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环境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也要基于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走出一条“两个文明”协调共进的现代化之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脱离物质基础空谈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缘木求鱼,深刻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力求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样,物质文明亦不能背离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内在悖论,将生态价值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即生态意识,对生态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厚植“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为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与此对应,生态文化传递着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思想,我国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唤醒了人民群众的生态自觉,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生态合作要彰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作出的正确抉择。自生态危机出场以来,或囿于部分国家行动力不足,或归因于协调机制的缺乏,共同应对全球生态问题屡屡变为空谈,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亟需世界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近年来,中国不断提高自主应对生态危机的能力,统筹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笃行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同时,积极引领和推动国际生态治理合作,尊重各民族国家主权,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应对能力,持续推出中国技术、中国方案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映射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力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归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新形态,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中国当以挺膺之姿在现代化伟大征程中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生态治理,坚定不移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彰显大国风范、强国担当,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专项、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思想及其对构建城乡生态共同体的启示”(22CXSXJ010))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