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1日
□中共莱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再创文化兴盛辉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并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积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为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中华文化崭新气象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斗争往往兴起于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是一项根本制度,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增多,社会价值趋向多元,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网络舆论观念多样,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凸显。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切实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落实到基层文化工作理念、思路、举措上,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体现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准。要站稳基层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持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大力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科普等公共文化活动。要以人民心声创作文艺精品,坚持满足基层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挖掘基层群众生活中鲜活感人的真实故事,通过艺术创造和转换,生产出有正能量、有人情味、有感召力的群众性优秀文化作品,起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传播好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人民力量。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基层文化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通过各类文化载体,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将其融会贯通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统筹推进美德和信用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和底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立足于文化自信。要坚持以传统文化固本培元,要在梳理、甄别、萃取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媒体传播、文艺创作、礼仪推广、民间传承等途径,广泛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文化在一代代接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用传统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传下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