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0日
本报讯(通讯员 王成刚 厉智敏 YMG全媒体记者 王军华)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确定全国68个地区为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龙口市作为烟台唯一县市区荣登榜单。继年初获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之后,“最美龙口·好人之城”再添信誉底色的国家级金字招牌。
2021年以来,立足“诚信、崇商、友善、进取”的城市精神,龙口市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5·10工程”十大事项之首,全面启动为期5年的“诚信建设年”活动。对标先进、靶向一流,龙口市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奋起直追,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镇村三级协调联动,举全市之力重抓重推,全力构建体制机制健全、平台基础扎实、应用惠民便企、社会广泛认可的社会信用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全国县级首个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建成“一网三库一平台”智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覆盖12万市场主体、70余万居民信用信息。2022年,龙口市在全国信用状况平均综合指数排名中,一跃成为县级城市榜首。
让“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于以诚信兴商立业的龙口人而言,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政务诚信率先引领,制定国家工作人员诚信积分管理办法,完善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建立政务诚信公开承诺制度,140余个单位、1.3万余名工作人员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持续开展政府失信违诺专项治理行动,各级政府部门零失信。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落实“信用+审批”工作机制,落地“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88项便捷服务。2022年以来,龙口市“信用+标准地”受益企业达38家;社会事务领域推行“绿色通道+守信快办”实现“即来即办”,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信用监管无事不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覆盖60多个行业领域,拓展建设“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协同监管系统,“‘审监执信’助力‘放管服’改革”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
让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民生工程。诚信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信用建设的根基需要从市民的生活入手。龙口市在信用体系建设之初,就确定了将其推动成为惠民便企的民生工程。2022年起,连续两年将信用体系建设列入龙口市十大“为民服务实事”。立足“信用+惠民”,龙口市全面推进信用记录查询应用,70余万市民及12万市场主体拥有自己专属的“信用二维码”,“信用龙口”小程序实名注册人数达20余万人。同时,引导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拓展“信易+”守信激励场景,目前已推出“信易行”“信易医”“信易游”等200余条守信激励措施,守信个体可凭不同信用状况,享受景区门票及各类消费打折、住院免押金等优惠政策,信用惠民便企融入行业领域和生活日常。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让美德信用筑起文明高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足“信用善治”,龙口市充分发挥省级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试点县的示范作用,将信用建设作为创新治理的有效抓手,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精神底色。该市突出正向激励、注重典型示范,深入实施“四十百千”亮点工程,即打造四个诚信示范片区、十个诚信商业示范街区、百个诚信示范村居、社区,选树千个诚信之星典型,以点带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基层、覆盖全域。目前,300余个示范村居、社区推行信用管理并设立信用超市,3000余个“诚信之星”遍及各行各业。“这月我参加了几次义务劳动,获得了社区‘守信奖’,在信用超市兑换了一桶花生油,本周内还可以免费使用‘诚信停车位’,真实惠!”日前,龙口市东莱街道丽园社区居民谢健伦高兴地说。为了让诚信文化可触可感、深入基层,龙口市还组织实施诚信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美德信用五进”活动,先后举办“信用宣讲大使”发布仪式、“网上信用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各级各类主题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知信、用信、守信”的氛围日益浓厚。
如今,龙口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千亿”规模,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第八。诚信,正以润物无声、落地有形的方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营造更加优质的社会环境、更加浓厚的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