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增活力 用创新激干劲

龙口市矢志锻造技能高超、勇挑大梁的产业工人队伍

2023年11月21日

龙口市2023年职工乒乓球比赛。

龙口市成为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试点以来,紧扣激发产业工人队伍充沛动能这一主线,强化举措、合力攻坚,奋力打造技能高超、勇挑大梁的产业工人队伍。

强化政治引领,打造一心向党的“红色堡垒”

统筹做好“强党建、亮品牌、树典型”三篇文章,构建“党建强基、先锋带动”的工会工作行稳致远“加强版”。本着“工会组织覆盖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原则,大力推行“党组织书记领衔制”,致力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切实形成“融合互促”工作格局。目前,龙口市654个基层工会组织中,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的达406个。创建“红心向党·情系职工”党建品牌,组织党员职工学理论、提觉悟、增党性,今年以来,举办各类“红色文化”活动400多场次。对龙口市的劳模、工匠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社会共识。

强化组织功能,打造覆盖广泛的“职工家园”

大力实施“工会组织延伸拓展工程”,构建纵横交织、联系紧密的工会组织架构“加强版”。按照“应建尽建、应入尽入”思路,有序有力推动优先建会、重点建会、常态建会。今年新增企业建会58家,发展新会员4096人。目前,齐鲁工惠平台实名制注册会员9.4万多人,职工入会率达98%以上。面对新业态蓬勃发展态势,打破单一建会模式,充分发挥聚合效力,创新探索推行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组建。龙口市外卖行业工会联合会一次性入会外卖小哥近500人。今年8月召开的龙口市港航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员涵盖交通、港口及口岸系统等单位23个。聚力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指导推动14个镇街区建设规范化职工之家40余家,并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力基层工会”星级创建等活动。截至目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3个,职工之家2个。

强化优质服务,打造惠及职工队伍的“贴心阵地”

统筹打好“高标建设、赋能增效、模式重塑”三大“组合拳”,构建“工会送温暖、职工得实惠”的“加强版”。借助龙口市民活动中心建设,高标准打造集综合服务、运动健身、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人文化宫。在龙口市职工服务中心增设“向日葵”职工心理关爱服务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和治疗室,组建专家团队全天候提供专业服务。带动孵化龙口港等重点企业建立关爱中心二级站点10余所。连同户外劳动者驿站、妈妈小屋服务站点及“青年人才联谊会”等婚恋交友平台,共同组成关心关爱广大职工的“前沿矩阵”。实行工会“零出资”、职工“零投入”、服务“零跑腿”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新模式,让职工享受到实惠与便捷。截至目前,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理赔近2000次,理赔金额近400万元。

强化机制建设,打造务实给力的“维权先锋”

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构建“聚力维权、保障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版”。创新实行“工会+”法律援助机制,龙口市总工会与司法局联手设立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在龙口市法院设立工会调解室,与龙口市人社局联手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室,有力形成维权、调解、仲裁、诉讼相互沟通配合的工作大格局,最大程度解决好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各类咨询500多人次,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

强化作用发挥,打造干事创业的“育才摇篮”

引导和扶持并举,培育与激励并重,构建“融入发展大局,职工建功立业”的“加强版”。用“大培训”厚植干事创业底蕴。线上线下多元化进行各类培训,开展“工匠孵化行动”,实施“工匠建设工程”,全力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累计创建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1个,培育市县两级工匠57名。用“大比武”催生干事创业成果。持续开展“万名精英大比武”活动,相继组织30多个工种行业技能比武活动,带动基层开展技术比武300多场次,一线职工完成县级以上创新成果20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型专利授权40多项。用“大竞赛”带起干事创业拼劲。组织开展或参加各级劳动竞赛,助力广大职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近年来,龙口市税务局第一分局和南山智尚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道恩集团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道恩集团、中际装备相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康达精密公司战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先后涌现出省级以上劳模24人、烟台劳模154人。   (王军华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