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药”里的民生账本

2023年12月01日

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工作人员为医保患者取集采药品。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小小一粒药,背后是大大的民生账。昨天上午,我市举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自成立以来,累计落地执行国家、省际联盟、省、市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16批次556种、医用耗材21批次33类,年节约医疗费用超过20亿元。

原来价格高昂的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原来群众负担不起的手术也能做得起了。围绕一粒药的民生账本可圈可点,“增”的是民生福利,“减”的是百姓负担。在一增一减之间,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担当与温暖。

创新集采“烟台模式”

解民之忧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无疾苦。”解除病患的疾苦,永远比赚取金钱更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部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特别是一些“进口老药”,尽管已经过了专利期,但仍以较高的价格在国内销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更是让老百姓望尘莫及。

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鹏告诉记者,我市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顶住重重压力,创新开展集中带量采购6批次,节约医疗费用5.2亿元,打造了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烟台模式”。同时,按照国家、省医保局的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督促中选企业主动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实现了机构降成本、群众减负担、基金提效益三方共赢。

目前,全市212家公立医疗机构和部队医疗机构全部参与集采,做到了“应参尽参,应报尽报,应采尽采”,实现了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部分规模大、综合治疗水平高、管理质量好的40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也被纳入集采范围。

在扩大集采医疗机构覆盖面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药品耗材集采落地工作。今年1—11月份,落地集采药品4批185种、医用耗材7批8类。特别是国家组织第八批集采药品和第三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由于价格降幅大、品种覆盖面广和患者受益多,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点赞。

第八批集采药品共有39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56%,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如:治疗甲型流感的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平均降价83%,治疗早产的阿托西班注射剂集采前单支价格超过千元,此次集采降至每支平均240元,降幅80%。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84%,其中,占脊柱类手术量三分之一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所用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所用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降幅超过86%。

在周鹏看来,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了药品耗材的可及性,引导医药企业从过去“拼渠道、拼销售”转变为“拼质量、拼价值”,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用政策“组合拳”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不仅价格更加便宜,流程也更加优化。市医保局打出“组合拳”,配套开展医保支付标准调整、集采药品耗材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保基金结余留用等工作,打通集采全流程管理“最后一公里”。

周鹏介绍,我市对医保支付标准进行了及时调整。今年1—11月份,下调36种集采药品个人首先自付比例,职工自付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为5%,居民自付比例由原来的15%整为5%。目前,我市已累计下调447种乙类药品个人首先自付比例,报销比例更高,患者用药负担减轻。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则保障了医药企业及时回款,维护了医药企业的合法权益。自2022年11月起,全市20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集采药品耗材医保基金的直接结算,共结算金额7.01亿元。其中,药品直接结算涉及208家医疗机构、34家配送企业,结算金额6.17亿元;医用耗材直接结算涉及39家医疗机构、93家配送企业,结算金额8434万元。

医保基金结余留用充分发挥了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提升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市医保局已完成七批次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拨付工作,累计拨付基金8735万元。

我市还强化了集采工作全流程管理。依托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推进集采药品耗材供应监测评估系统上线应用,建立医疗机构与中选企业线上对接机制,加强对中选产品供应配送和采购进度实时监测。加强对医疗机构执行集采政策的督导考核,督促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确保达到序时进度和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

集采政策进基层

药店里能买到集采药

秋冬时节,感冒发烧患者增多,不用进医院,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集采药。记者在市区一家连锁药店看到,集采药品专区标识醒目,使用率较高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药品以及活血止痛、感冒发热等家庭常用药品均在专区销售,销售价格明显下降,“医院排队时间长,药店买不到集采药”的难题迎刃而解。

周鹏介绍,市医保局于今年7月启动了“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按照企业自愿、适宜在基层销售、产能充足、能够及时满足基层供应的原则,经广泛征求意见,遴选确立了首批涵盖100种282个品规的药品推荐目录,中选企业按照不高于集采中选价格保障市场供应。首批参与活动的零售药店和民营医院自主遴选不少于50种药品、村卫生室自主遴选不少于30种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目前,全市参加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的零售药店1391家,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622家,民营医院40家,全部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设置销售专柜(区),规范集采药品管理;统一采用双标签公示药品价格(集采药品中选价格、销售价格),确保价格信息公开透明;统一优先配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满足群众日常用药需求;统一进行销售价格承诺,切实减轻群众购药负担;统一公布医保部门咨询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截至10月底,全市参与活动的医药机构累计销售集采药品641万元,节约群众医疗费用892万元。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围绕“一粒药”的民生账,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