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集中带量采购药品16批次556种、医用耗材21批次33类——

年节约医疗费用超过20亿元

2023年12月01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昨天上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情况。

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鹏介绍,市医保局自成立以来,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落实,累计落地执行国家、省际联盟、省、市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16批次556种、医用耗材21批次33类,年节约医疗费用超过20亿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优化了医疗机构收入结构,净化了医药流通环境,发挥了集中带量采购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聚焦群众所需,我市创新开展集中带量采购6批次,节约医疗费用5.2亿元,打造了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烟台模式”。目前,全市212家公立医疗机构和部队医疗机构全部参与集采,做到“应参尽参,应报尽报,应采尽采”,实现了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将部分规模大、综合治疗水平高、管理质量好的40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集采范围,参与集采的医疗机构数量进一步增多。

在扩大集采医疗机构覆盖面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药品耗材集采落地工作。今年1—11月份,落地集采药品4批185种、医用耗材7批8类。

为推动集采政策落细、落实,市医保局配套开展医保支付标准调整、集采药品耗材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保基金结余留用等工作,打通集采全流程管理“最后一公里”。

此外,市医保局还于今年7月启动了“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目前,全市参加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的零售药店1391家,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622家,民营医院40家。截至10月底,全市参与活动的医药机构累计销售集采药品641万元,节约群众医疗费用892万元。

今后,市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发挥“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管”职能,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全力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医保惠民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