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1日
长岛实行全程分类运输。
近年来,长岛按照“试点先行、党政带动、城乡并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高标准推进长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建立起垃圾综合处置体系,实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海岛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路径。全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0%以上……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推进,海岛市容市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民认识从“不满意”到“真不错”,游客游程体验大大提高,形成了绿色发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谐格局。
让垃圾分类更简单
在长岛瀛洲小区,居民于女士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点击对应按键后,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口就自动打开。待投放完毕后,就会自动积分……
像瀛洲小区一样,在长岛,垃圾分类变得非常简单,居民从当初的“不会分”到“主动分”,操作也更加娴熟。让垃圾分类变简单,背后是专业化、科学化的运营。长岛把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做,积极引进市场化运营团队,构建“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闭环式垃圾分类运行体系,有效解决“前端分类、中间混装、末端混处”问题。
比如,在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长岛为全区居民免费发放1.8万余组小型两分类垃圾桶,设立76套城区智能化垃圾箱、26个村级垃圾收集房,配备32名垃圾引导员和70名收集员。
在分类运输环节,长岛购置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大件)垃圾运输车及其他垃圾压缩外运车共72辆,实行全程分类运输。
而在分类处置环节,长岛在有居民岛屿建设9座厨余垃圾处理站,6座其他生活垃圾压缩站,可回收垃圾分拣、有害垃圾暂存、大件垃圾破解、泡沫垃圾压缩站各1处。配备垃圾外运车辆9辆,将各岛屿其他生活垃圾全部外运到岛外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彻底破解了“垃圾围岛”难题。
同时,长岛还建立了垃圾分类大数据指挥中心和高清监控系统平台,将全区1.8万户居民、50多家机关单位和城区收集点位全部纳入数据平台管理,垃圾分类积分卡手机APP全区通用,个人分类数据实时上传,分类系统运行情况即刻监测,用数据助力垃圾分类实施。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长岛办卡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为92%,投放正确率达到94%。
让渔村更美丽
长岛四面环海,区域内有人居岛屿10个,对外交通全靠船运。而乡镇方面全年生活垃圾量达5000吨,平均日产生活垃圾15吨。如何破解岛屿分散、城乡差异的实际困难?
在城区,长岛撤除所有传统露天垃圾桶,采取撤桶并点方式,集中设置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并在每个点位配置辅助分类引导员;
在渔村,村民只需将分类垃圾放进门口的家庭型分类桶,分类员每天逐户上门收集一到两次,根据住户的分类效果,对居民累加积分,兑换日常用品;其他垃圾的末端处置,全部采取外运处置方式。其中,西三乡生活垃圾通过船运方式转运至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随城区生活垃圾统一外运处理。北五岛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小型垃圾压缩站就地压缩,直接外运处理。餐厨垃圾运送到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可回收垃圾运送到分拣暂存中心进行分拣,由市场化服务单位与回收企业签订协议回收处理。有害垃圾运送到分拣暂存中心,积累一定数量后外运至危废处理中心处置。大件垃圾运送到非生活垃圾倾倒场破解处置。
让垃圾变成宝
以往让人望之却步的厨余垃圾,摇身一变,成了价格不菲的有机肥。
厨余垃圾水分大,向来都是垃圾分类的难点。在长岛,各点位收集来的厨余垃圾被封闭地送往各级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在那里上演“变废为宝”的好戏。
“1吨厨余垃圾能生产出100公斤有机肥,有人出价120元/吨的价格来购买。”山东军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帅介绍,这种有机肥可是养花种菜的宝贝,可用于城市绿化和果园种植,实现资源化利用。
通过厨余垃圾就地化处置转化有机肥,全区年外运垃圾减量达到25%,既避免了厨余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减少了垃圾外运成本,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垃圾用对了地方,其实都是宝。比如,对居民来说,分类投放能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而对企业来说,废纸壳、厨余垃圾、电子元件等回收起来再利用,能“变废为宝”。
为此,长岛搭建了“上游分类收集、中游分流转运、下游分项处置”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实现了非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处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切实提升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
2022年1-12月,长岛共处置厨余垃圾911.92吨,可回收59.75吨,有害垃圾670件。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