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先下单 法律管家在身边

龙口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3年12月05日

在龙口,百姓有了纠纷习惯先找身边的“法律管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法润芝阳”下工单,很快就会有诉源治理的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化解纠纷。通过“民情日记”,党员干部还能主动发现矛盾“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安机关也不断强化警民联调体系,推动问题不上交、矛盾不上行。全面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给了龙口百姓稳稳的安全感。

百姓的事就是“法润芝阳”的事

在龙口,“法润芝阳”诉源治理品牌几乎家喻户晓。有了纠纷,群众习惯了先在“法润芝阳”小程序上“下单”。

宗某等20余人在山东某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但今年1月到7月的工资,公司一直拖着不付,拖欠工资总数达15万余元。大部分保洁人员是老年人,其中部分人员生活保障已成问题。多次追要工资无果,保洁员们想起了在“法润芝阳”小程序提交工单。最后,经“法润芝阳”诉源治理东莱工作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物业支付了20余名工人的工资。

2021年以来,龙口法院探索形成“法润芝阳”诉源治理的“一单四办”工作法。“法润芝阳”诉源治理工作平台,集法律咨询、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功能为一体,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关口前移工作,目前已工单式化解纠纷4800多件。“我退休前在法庭干过,在乡镇也工作过,做群众工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退休后能有这样一个平台继续发挥余热,为群众排忧解难,从心里感觉充实,很有成就感。”“法润芝阳”诉源治理中心副主任孙述超由衷地说。

“民情日记”让纠纷尽早化解

作为龙口城市更新、区片开发、项目招引和园区建设的主阵地,东江街道面临着矛盾错综复杂、化解难度高的难题。为此,东江街道健全街道“大三级”、村居“小三级”的东江式网格化治理体系,细化推行“民情日记”工作模式,推动基层矛盾化解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累计投资120万元,对一站式矛调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有效整合信访、综治、司法、民政、人社、残联、妇联等7个职能部门力量,实现“入驻式”办公。广泛吸纳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多类调解辅助力量,先后成立了物业纠纷、农民工欠薪、不动产交易、村级矛盾4个特色调解组织。同时,按照“常规+特色”设置标准,在村级和社区层面全面展开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同时,通过汇总“民情日记”所记民情,有效掌握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在华为(龙口)大数据中心一期征迁工作中,东江街道统筹一站式矛调中心和业务部门的各项资源,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合法合理地为群众争取最大经济补偿,帮助企业解决用电、搬迁运输、用地手续等难题。从发布征收公告到红线内协议签订、房屋拆除,用时不到6个月,也是龙口市征迁史上国有土地连片顺利征迁无震荡推进的首例。

打通民生警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龙口市唯一的省级“枫桥式派出所”,芦头派出所全力打通民生警务“最后一公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整合“三支调解队伍”,推动问题不上交、矛盾不上行,辖区连续两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重大矛盾跟进调处率100%。

从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村企干部、警务助理、网格员、老党员、老干部群体中选出190人,建立村级调解“智库”,对工作中发现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轻微类矛盾,第一时间靠前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从调解“智库”中优选17名兼职人民调解员,开展驻所调解,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案件实行警民联调,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做到大事不出镇。同时,针对辖区涉企纠纷面广量大的实际,把芦头商会调委会融入警民联调体系,在派出所成立由商会秘书长、山东省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陈学童担任主任的警民联调“陈学童工作室”,对涉企纠纷警情分流导入、专业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近两年成功调解涉企纠纷58起,职工、企业、党委政府多方受益,商会调委会2020年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此外,做实包联服务。全体民警、辅警每人分包1—2个村、联系走访30户以上群众,通过加入村务微信群、建立民情日志、定期入户走访等形式,掌握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