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绿叶制药博士后工作站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摄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烟台东南,玉水河畔,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蓝色药谷·生命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正在崛起。
12月5日,在位于蓝色药谷超级工厂的丰金医美项目研发车间,博士研发团队成员正讨论着产品研发的难点。“丰金医美项目形成了年产医美产品2000万支、化妆品原料级透明质酸/聚谷氨酸50吨、药用级透明质酸20吨以及功能性护肤品2亿支的生产能力,致力于打造一座名副其实的‘美丽工厂’。”山东丰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希强介绍。
烟台蓝色药谷·生命岛项目是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实施“链长制”两年来,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围绕“1+3+X”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总体部署,立足产业现状,面向未来谋划,在新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重点项目储备等方面实现稳步突破。
如今,站在生物医药崛起的风口,“链长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新空间也将被进一步打开,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显示度”越来越高,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奋力崛起,昂首奔向生物医药产业“世界之巅”!
生物医药产业的“链式样板”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可谓亮点频现:“泰爱”“爱地希”“若欣林”等一批创新药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药械产品处于临床试验或上市申请阶段;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加速建设,今年底基本竣工;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研究院完成智库组建,引进包括9名院士在内的71名特邀专家;生物医药产业全业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是我市实行“链长制”,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并发挥极大效能的最佳佐证。
对于烟台而言,生物医药产业早已成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产业之一。但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烟台人清楚地认识到,生物医药产业只有实现持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从根本上提升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依托在于“链式发展”。
新形式,新路径。为充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生物医药产业要素专业化集聚,2021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市“9+N”产业中先行先试,提出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使政府与市场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全力建链成群、打造生态。
“链长、链主、链办、链策”是实施“链长制”的决定性因素。
“链长”出征,既要打通产业链循环中的“第一公里”,即优化资源配置;也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即强化营商环境服务,促进产业链有效运行。链长是产业链的主要负责人,要定期深入企业、园区,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组织召开产业链专题例会,逐项研究产业链工作,针对产业链的难点、堵点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方案,积极向国家、省级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赴国内领军企业开展项目招引,统筹各方资源,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链主”领航,形成产业集群。烟台企业领航发展、分层推进,通过搭平台、建联盟等方式,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资本、企业与技术、企业与市场强强合作,形成具备产业上中下游核心凝聚力的一体化企业集群。
“链办”推进,架起政企沟通的“连心桥”。“链办”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机构。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是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链长制”牵头部门,该局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科与“链办”紧密配合,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
链“策”导航,这是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加分项”。为鼓励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烟台出台了《烟台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围绕九大方面33个细分领域,拿出真金白银予以奖励支持。仅2022年,市政府就向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一次性兑现了1.31亿元的创新奖励。
在“链长制”的引领下,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通过实行“链办”实体化运作,加快打造生态体系基本健全、产业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的千亿产业。
“链”式创新催化新动能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的“闪光点”,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链长制带来的产业创新生态的转变。
大企业,科研机构少、人才匮乏、创新配套体系不完善,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弱项”,烟台在链长制引导下,着手补强,打破发展瓶颈。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烟台成立全省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盟,搭建产才融合发展互促共享平台,2021年5月至今,匹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落户院士工作站1个,促进鲁东大学与绿叶集团、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与东诚药业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滨州医学院、山东希达数据研究院、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共建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平台。同时,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是烟台市政府与滨州医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智库型公益性非营利研究机构,采取“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行,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暨“烟台生物医药产业智库”。
荣昌生物教授房健民说:“我们可以感受到烟台市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各方支持以及对入驻企业的诚意,在这里不仅可以获得金融、技术、平台、人才、审批、税收等方面的便利服务,同时优秀企业和项目还可以额外获得资金奖励,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创新基因和创业信心。”
创新平台的建立,也是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闪光点”。烟台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云平台,打造产业决策和产业服务的专业数智平台。重点推动科研机构、临床研发、关键供应、金融资本、专家人才等线下资源进行线上整合,目前入驻机构150家、高端人才50名,梳理头部重点招商企业140家,累计发布药品研发数据8万余条、项目成果4000余个。同时,积极推进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建设,打造国家级新药研发与成果转化重大科创平台,2022年3月获批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截至目前,已引进院士、杰青等27人担任课题组长。
招商服务,烟台同样顶级推进。成立市级层面招商服务团队,引进金融、法务等各类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与区市招商力量组成招商服务联合体。同时,建设政府背景的审评审批公共咨询服务中心,招聘培养熟悉审评审批政策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服务人才,加强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公共服务的能力。
一系列创新打法,让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活力倍增,成长起绿叶制药、荣昌生物、石药百克、东诚药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涌现出“恩度”“津优力”“泰爱”“瑞欣妥”等一批创新产品,在创新药物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逐步形成了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流通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全业态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三年超过千亿元。
高端项目蓄力“链动未来”
链长制,让生物医药“烟台造”成色更足。但对于志在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的烟台而言,生物医药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优良的发展环境,雄厚的创新研发底蕴,都将极大增强生物药医药产业的吸附能力,医药产业有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爆发点。
烟台医药产业“家底儿”雄厚。当前,烟台生物医药领域共有规上企业14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0家,过十亿元企业11家,6家企业在中外上市,6家企业进入国内医药工业、商业领域百强。其中,有荣昌、绿叶、石药百克这样的头部企业,也有正海生物、宏远氧业等一批国内单项冠军、独角兽,还有丰金生物、瑞吉明生物这样的年轻新锐企业。
对于当前的发展形势,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谭克良表示,“现在我们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上升期,随着链长制的继续深入推进,将来还会迎来‘井喷期’。”至于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谭克良认为,关键还在于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
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率先突破的关键在于重点项目。今年,烟台持续发力,重点推进的生物医药在建项目近40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总投资200亿元的国药医药产业园项目,拟打造区域性前沿医药技术专业园区,引进国药集团旗下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产业发展;
——规划占地总面积2800亩的烟台蓝色药谷超级工厂项目已经启动,2023年主要实施丰金生物科技医美原料生产项目,建设现代化化妆品、医美原料生产基地;
——总投资40亿元的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项目,拟围绕创新药、医疗器械构建从研发中试到规模制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集群;
——总投资50亿元的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主要从事“泰它西普”以及RC28、RC48等系列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产业化,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优渥的市场环境,雄厚的基础底蕴,正点燃烟台的“创新引擎”。下一步,烟台将依托“链长制”,大胆创新实践,叫响“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致力打造全链条要素融合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打造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