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郭传义 王凯 王培彬 李晓鹏 摄影报道
致治之道,首重人才。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潜力和发力点,一个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城市,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深刻洞悉城市发展需人才、产业提升用人才的烟台黄渤海新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战略思维精准推进“产业立区、人才兴区、产才融合”的宗旨与特色。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黄渤海实验室、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创新中心、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一批高校院所先后落地投用;2023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五届“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2023海内外博士(后)烟台产才对接交流大会等一众高规格盛会先后成功举办;“人才贷”“科信贷”“创易融”“才荟人才发展基金”“业达才荟”人才发展基金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出台……
厚植新沃土,引得凤来栖 。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1万,硕士以上高端人才达到2万。其中,拥有合作“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26人;累计引进培育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153人,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15人,烟台市“双百计划”和产业领军人才95人。
那么,黄渤海新区是如何发挥人才队伍的“顶端优势”,与“人才舞者”舞出产业之姿、舞出城市之美的?
以产业留人
激活“塔尖”人才效应
如果产业按照链式思维发展,龙头企业就是“链长”;如果人才队伍是“金字塔”型结构,高端人才就是“塔尖”。
11月初,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小韩,陪女友来烟台面试,意外得知当天,新区正好在其所在高校,举行“百企进百校”活动。虽然身在外地,小韩仍委托同学现场代投了简历。
“我了解烟台开发区(黄渤海新区)的化工行业基础很扎实,但‘身临其境’后,依旧被该区完善的化工产业所吸引,尤其是看到万华化学的高端化工、泰和新材的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工新材料企业后,我更加坚定地选择来到这里。”小韩说。
毋庸置疑,在新区,以产业留住人才的例子比比皆是,生物医药博士生李孟鸿便是其中之一。因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李孟鸿了解到,黄渤海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当完善。“我了解到,这里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孵化—研发—服务—加速—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李孟鸿告诉记者,自己研发的项目主要是用于改善肠道健康与代谢综合征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目前处于研发阶段,而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产业化。“这与该区生物医药实现产业化的思路不谋而合。”李孟鸿表示,自己已将项目落地在了烟台黄渤海新区,也期待着接下来项目更好的发展。
以产引才,以产留才。一众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区吸引“塔尖”人才的又一“杀手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市场主体7万家、规上企业469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上市企业13家,形成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600亿元。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在产业人才招引方面下足了功夫。先是从精准度出发,围绕新区“9+N”重点产业端发展、重点项目需求,明确人才供需的“映射模型”。同时,盯牢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区优势主导产业,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院校、重点科研机构等“三个重点”,保持紧密联系,从需求出发,提供及时动态服务,为“映射模型”实现产才“无缝衔接”。
其次,靶向用力重点企业、科创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等人才平台,针对其经营规模、人才结构和行业特点情况,根据人才从业特点、发展年限、奖励等级,划分相关人才培养的缓急等级,由原来的“普推”式的培养变为“精准”式导向培养,结合重点人才实际,制定人才“发展方案”,达到“‘偏科’人才补齐培养,专业人才对口培养,产业人才加快培养”的效果。
多样化平台
搭建发展大舞台
要促进人才与新区的双向奔赴,必然要搭建一个与人才共同成长的生态圈。这就需要城市为人才搭建多样化的高端平台载体。
最近在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一家名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的企业就成为园区内的活跃力量。“我们主要研发‘科学实验室可视化设计’项目,就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将参与性、交互性、动态性强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科学实验室设计中,实现建设者、设计师、服务商全产业链和生态链的协同。”公司负责人奚晓鹏如是说。
自“入住”园区起,奚晓鹏便感受到了园区的“与众不同”。的确,作为黄渤海新区首个高端双创园区,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整个园区包含完整的商务生态链,是服务配套完善、功能集聚复合、承接高校溢出效益便捷的科创载体,更是诸多科研平台、企业进行技术孵化、中试加速、成果转化的“肥沃土壤”。“在这里,我们实现了在园区入得了、住得下、发展好。”奚晓鹏说。
高端平台载体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有高精尖人才资源的集聚。
拥有超高速激光增材制造、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轻质合金成型等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和研发平台……作为2021年引进的全省首批省级实验室之一,黄渤海实验室拥有全职科研人员120多人。
“今天有40名博士生通过面试答辩,如全部录用,到今年年底,实验室的博士生将有近150名。”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成立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可以承担起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尤其是今年的省自然基金申请,省实验室获批项目达25项,项目资助数量和经费数量均取得重大突破。
不只有省实验室,近年来,新区先后引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46家高端科研机构,也正是这一批又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助阵,引来了人才,留下了人才。据统计,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5个,博士后人才载体9个,聚集起刘维民院士、蒋庄德院士等一批行业顶尖人才。建成投用上海、大湾区、西安离岸孵化基地,在孵项目30个,累计落户区内科技企业52家。业达智谷、3W烟台业达空间等一批国家级、社会化连锁重点孵化平台,总孵化面积4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60余家。
服务政策都贴心
只为栽好留才“梧桐树”
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一间实验室内,荣曦新材料的研发人员正在通过专业的实验室仪器对产品进行检测合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一瓶瓶化学品液体通过千万次的配方实验技术处理,最终成为聚氯乙烯专用化学品助剂新材料——稳定剂。
看似不起眼的一小瓶稳定剂,在聚氯乙烯塑料产品生产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塑料产品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拉伸强度与韧性,对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研发它的是创业人衣同喜。
“如今公司助剂类产品销量能达到200吨/月,这是创业时想都不敢想的。”谈及创业初期,衣同喜感触良多,他回忆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新区的人社部门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还有创业补贴、人才补贴、担保贷款等,解了燃眉之急。
开放的人才政策、强力的创业支持是新区留住青年人才的法宝。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集聚青年人才来区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烟台黄渤海新区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管理办法(实行)》、4.0版高水平创新型开发区建设措施、“自贸区人才新政十四条”、集聚青年人才来区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全新扶持政策。与此同时,针对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不同需求,新区分别推出“业达人才码”和“业达青才卡”,高端人才“足不出户”即可享10部门89项政务、生活服务,青年人才“亮码即享”5大类500项专属权益。
古人云,“舍得珍珠换玛瑙”,这句话形容新区的人才招引再恰当不过。冯炜程是今年10月底冰轮环境签约的博士后,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没想到,新区的产业发展势头这么好,还能享受博士后在站期间丰厚的生活补助、出站留烟的奖励、人才绿色通道以及高额的住房补贴等。这些政策最大限度地解除了我们经济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渠道。”冯炜程说。
用真金白银揽人才,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对新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人才,给予100万元至30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给予创业人员50万元至150万元资助。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目前,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不仅限于薪资、职业前景等基本硬件指标,还需提升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此,新区连续三年筹集人才公寓2340余套,升级产权型人才住房保障措施,兑现高层次人才车辆租赁补贴110.5万元;常态化举办“和聚业达·美美与共”人才家庭互动和“业达遇见你”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为人才搭建亲子交流、婚恋交友等平台。
接下来,黄渤海新区还将建设“一站式”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高标准规划配套人才公寓、国际医院、体育中心等设施,给予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国民待遇”,全面为国际人才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创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快打造具有烟台特色的国际人才“集散地”。
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主而事。眼下,新区还持续塑造着开放、活力、时尚的城市文化,深化着城市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更新着优质便捷的人才服务,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同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城市与人才在“双向奔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黄渤海新区能做的,还有很多,值得人才者期待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