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土特产做成大文章

牟平区推进农业现代化

2023年12月15日

大棚茶叶引种成功(资料片)。

牟平区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要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聚焦“土”有根

立足本土念好“山海经”

牟平区立足生态条件,发挥资源优势,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加快推动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牟平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10.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68万亩,基地认证面积55万亩,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他们编制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苹果新型标准化示范基地和老龄郁闭果园改造示范点,改造12万亩老龄郁闭果园,打造28个标准化四级苹果示范园区,发展新品种优质果园4000多亩,引进优良苗木30多万株;建设国家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33个,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基本形成粮果兼备、陆海统筹的农业生产模式。

牟平区以北部黄海明珠养马岛、南部昆嵛山下崑龙温泉“双4A”旅游景区为带动,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拓展放大乡村旅游效益,先后举办龙湖国际海岸樱花节、昆嵛田园文化节、温泉养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了将军谷、状元谷、十里杏花谷等一批融合开发示范区,建设了1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7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022年,接待游客约65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13%。

牟平区依托“秦皇牧马地”“皇家御马场”等历史传说,深入挖掘传承秦马文化;依托《二十四廉》之一的“一钱太守”刘宠这一历史人物,持续培育涵养廉政文化;利用侦察英雄杨子荣、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依托牟平恤养院、张颜山故居、河北崖村等古迹、古村落、古民居,谋划建设展现千年牟城的商业街区;依托宁海脑饭、马尾提豆腐、大枣饽饽、鲅鱼包子等产品,打造了菜根香文化传承基地,再现“非遗文化”生命力,激发农业发展的历史文化内动力。

聚焦“特”有品

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

牟平区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挖掘地域特色,找准发展路径,打造更多特色鲜明、业态多样的乡村产业,加快塑造“品种多、品质高、品牌响”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牟平区坚持“一镇一业一特色”,聚焦“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活、形态优而美”目标,以果品种植、畜牧养殖、食品加工、海洋渔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结合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民俗文化等特征,重点打造观水“中国苹果第一镇”、龙泉“养生小镇”、大窑“绿色健康小镇”、水道“花生小镇”、莒格庄“蓝莓小镇”、高陵“果蔬小镇”、姜格庄“滨海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不断拓展高效、特色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牟平区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推广“品牌+电商”,他们搭建起“牟农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平台,举办农民丰收节等系列直播助销活动,着力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同时,他们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品牌保护,塑强区域公用品牌,叫响“养马岛”海产品、“昆嵛山”农产品品牌,累计认证“三品一标”49个。其中,“安德利”获中国名牌、省著名商标,“仙坛”获中国驰名商标,“我家田园”大樱桃获评“中国十大好吃樱桃”,“王根儿红”苹果摘得中国好苹果大赛“金奖”。

牟平区成立了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烟台分院,创新打造全市首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先后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科研工作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5个特色产业平台。他们组织开展牟平籍博士故乡行、绿色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20余场,达成合作意向40余项,签约国家级专家3人、泰山系列专家7人,评选“农业英才”30人,发放政府津贴60余万元,指导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聚焦“产”有链

融合发展奏好“产业曲”

牟平区牢固树立“兴产业、促振兴”理念,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精准发力,围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牟平区注重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农”字号上市公司3家,年销售收入约110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多人。其中,肉鸡产业链上游形成集饲料加工、肉种鸡养殖、雏鸡孵化、商品肉鸡养殖于一体的生产体系,下游形成集屠宰加工和深加工于一体的肉鸡产品生产体系;苹果产业链形成了“种植+果业加工+果业营销+农事体验”的发展格局,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企助农业”的新路径。

牟平区谋划实施林海嵎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立足苹果、花生、中草药、红薯等产业基础,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着力实现“三生同步”带动“三产融合”;谋划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3家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围绕肉鸡、苹果精深加工和有机肥、饲料生产,探索打造循环一体的现代高效、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加快打造“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肉鸡、苹果产业格局。

牟平区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以全省实施“万村共富”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合作兴牟”计划,规范打造168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25家联合社。他们开展“十佳示范社”“十佳潜力社”和“三甲联合社”评选,派发奖励资金110万元,获评市级“五星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1家,申请“翠子叶”茶等农产品商标31个;依托全域数字化三维系统,打造“e村e社”云平台,设立镇级“资金池”,探索建立“镇向村注资、村向镇返利”双向互哺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地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烟台市牟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