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 笔下才有诗

2023年12月15日

□王永福

诗词是文学体裁中,最饱含情感的作品,是爱的结晶。作者心中有爱,笔下才有诗。

中外文学史,由古至今,卓有成就的伟大诗人,无一不是情感充沛,对世界充满爱的人。纵观中国文学史,由古至今,从屈原、李白、杜甫到近代文学史上的大诗人郭沫若、艾青,无一不是情感充沛、对社会和人类无比关爱、心中有一团火的作家。

笔者近日从《文摘报》的“人物故事”版上,读到宝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同刚刚去世的夫人范我存两位老人当年的爱情故事,题目是《我余光中都是你》。文章追述了范与余之间17岁相恋、22年长跑、两人各自不顾家长的反对、从知己发展到情侣的动人故事,两人携手60余载,谱写了挚爱的篇章,见证了什么是人间爱的礼赞。

年轻的余光中,将范我存频繁地写进情诗中,她是他的第一读者。余光中有着特有的婚姻之道:“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他曾表示婚姻必须两个人合作,如果其中有人先走,无论是离婚或早夭(余光中原话)都不能成,得两人都长寿,且不分离。在组诗《三生石》中,余光中就思考过死亡可能使他们分离:“最好是一口气同时吹熄,让两股轻烟绸缪成一股。”但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要先走,“我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水尽,天回,对你招手”,然后,“让我们来世仍旧做夫妻”。多么真诚执著的爱,海枯石烂心不变!

这就是爱,是人间至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乃至爱世界人民。

余光中一生写了800余首诗,其中有百首是情诗。余光中生前在南京大学做讲座时说:“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给太太,真扫兴啊。我就不一样了,我给太太的就多多了。”他调侃说:“我比杜甫浪漫多了吧!”

1971年,43岁的余光中写下了不朽诗篇《乡愁》,《人民日报》报道了其人与其诗对中国、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情感,称“余光中对于一个中国的叙事,是一束强光”“乡愁诗人的爱给了祖国,也给了相濡以沫的妻子”。

2004年10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发行的《人一生要读的60余首诗歌》所选的诗歌,涵盖当代世界各种流派的名诗佳作,余光中的《乡愁》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大家刘半农、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徐志摩、何其芳的作品并列一起。

乡愁,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余光中是反复咏叹的第一人,而且是流传最久,最委婉动人的杰作。诗人运用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对母亲的依恋,用一张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后来,一抔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这头”和“那头”,一湾浅浅的海峡,让两岸亲人走向沉重分离,当今只能隔海相望,反映了大陆与宝岛两岸数代人民盼团圆的心声,激起华夏子孙的广泛共鸣。

《乡愁》成功的基因,首先是诗人对祖国深深的依恋和向往的大爱,同时他将这种酝酿已久的爱恋,精炼地提取成邮票、船票、海峡等几个人们熟悉的意象,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对比碰撞,回旋往复,一咏三叹,拨动读者的心弦,激起强烈共鸣。

诗篇《乡愁》的成功,再次证明心中有大爱,笔下才有闪光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