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
烟台中集来福士芝罘岛船厂。
仲冬时节,芝罘湾畔。“蓝鲸2号”蓄势待发,“GM4-D”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远航,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加紧生产……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海上巨无霸,彰显着烟台向海图强的铿锵步伐。
海洋工程装备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支撑。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烟台深谙此理。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烟台中集来福士时殷殷嘱托:“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我看你们有这个信心,希望你们迎难而上、再接再厉。”烟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以大力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为龙头,以“链长制”为抓手,将海洋工程产业作为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挺进深蓝,促进海工装备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自烟台市工信局的统计,目前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2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300多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2%。海洋工程产业,已经成为烟台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精心谋划经略海洋大文章
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世界第一艘半潜式游艇专用运输船、全球最大功率压裂车等多个国内外第一的海工设备,均建于烟台。“烟台造”海工产品已成功走向北美、南美、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国际主流市场的高度认可,离不开烟台市精心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作为工业大市、海洋经济大市,烟台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基础,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岸岛岸线绵延1000余公里,海域面积两倍于陆地,这是烟台市挺进海洋的最大底气。也正因如此,烟台市将壮大现代海洋产业写入城市发展目标,坚持顶层谋划推进,大力发展高端海洋装备。编制《烟台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关于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起草《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紧贴产业链发展实际,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成为引领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纲领。
“政策包”加持下,企业更有信心,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聚集效应日益突出。“我市将中集来福士、巨涛重工等龙头企业纳入培育名单,给予10个方面专项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烟台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海工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中集来福士成为我国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基地,拥有“五院三基地”的总体研发制造体系;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被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授予全国唯一的“远洋渔船建造与技术示范基地”;蓬莱巨涛具有国家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制造一级资质。
如今的烟台,是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形成了以中集来福士、京鲁船业、巨涛重工、大金重工为龙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集群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蓬莱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打造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浩瀚海洋蕴藏无限机遇。如何抢抓机遇,逐梦深蓝?烟台给出了答案:以创新为名,赋能产业发展。
站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向海远眺,有一个看起来像漂浮小岛的装备,就是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它超过了4个篮球场大小,每小时最多发电400度。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在上个月刚刚投入使用。自此,海上光伏产业有了“试验场”。
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海上光伏领域,是烟台激发海洋工程产业链创新活力的勇敢尝试。事实证明,这一创新举措正为烟台带来更多收获。截至目前,海上光伏实证基地首批25家企业的46个组串光伏产品已安装到位,并接通全国首个400千瓦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项目,及全球首个竹基复合材料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项目“集林一号”,将深入开展实证工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烟台,一系列旨在推动海洋工程产业链发展的大动作紧锣密鼓:
——烟台市工信局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一流学科”开展对接合作,成立由55名一流专家组成的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重点人才库”,持续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联合省内海工产业链知名企业,组建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开展海洋工程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装备研发,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烟台哈工程研究院联合招商局重工、海能发、中船风电、长沙矿冶等国内海工核心企业,共建的工信部深海工程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在产业上。烟台从谋划论证到现在一步一步做实,大项目不断涌来,海洋经济的“蓝色梦想”开始照进现实。目前,烟台市依托哈工程研究院组建的亚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去年,烟台市政府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集来福士,签署了《共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合作协议》。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耕海1号”一期海洋牧场综合平台等,一批标志性装备成功交付。
四大重点园区联动发展
园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实现海洋工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园区的支撑。
按照“优势凸显、集聚发展,区域协作、配套互补”的原则,烟台市正在构建芝罘区、黄渤海新区、蓬莱区“三区引领”,海阳市、龙口市、莱州市、长岛综试区等“多点支撑”的海洋工程产业链布局,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园区。
蓬莱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产业园。拥有大金重工、东方电气、中集来福士等20家海上风电重点企业,打造全省首个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海底电缆、法兰轴承、检验检测、安装运维于一体的百亿级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园区,形成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海上风电装备引领区。
零碳绿色海工配套产业园。打造国内一流的零碳绿色园区。以总装订单拉动国内20家以上高端海工配套企业入园发展,建成后年产值可达百亿级。目前,中林绿碳科技公司、怡亚通新能源公司、宁德时代电船科技公司、上海电气环球工程公司、新加坡杰奥集团5家企业成为首批有入园发展意向的企业。
莱州海上浮式光伏产业园。重点招引华为、晶科、纳川、巨力等行业领军企业入园发展,建设海上光伏浮体生产线、系泊缆生产线、浮体新材料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蓬莱JM协同创新产业园。以JM协同创新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已建成35000吨举力浮船坞修造保障优势,打造全国一流船舶维修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百亿级。
当前,烟台海洋工程产业链加速“蝶变”。展望未来,烟台将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板块。在“链长制”带动下,烟台的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链”动深海的身姿愈加挺拔有力。
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胡晓军 连晨奥 摄影 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