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烟台大学主校区逸夫图书馆、综合楼。(资料片)
编者按 45年来,烟台从一个沉寂的滨海小城成长为全国沿海发达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浓墨重彩,城市建设持续更新,民生福祉更加殷实,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处处回响着“敢领风气之先、勇立时代潮头”的壮丽乐章。
什么造就了今天的烟台?
是改革开放激荡的浩荡春风,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活力,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城市担当,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烟台人民!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即日起,本报派出记者深入各区市各领域改革一线和开放前沿,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推出《见证变革的力量——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特别报道》,探寻改革精神,感受开放伟力,见证宏伟跨越,激发前行力量。敬请垂注。
改革开放45年,烟台有座高等教育的“风向标”。
1984年,改革开放前期,拨乱反正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行复兴和探索。而在烟台,高等教育的重要转折来到——烟台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开始筹建。1985年9月,“平地起高楼”的烟台大学正式诞生。
2023年12月,放眼望去,昔日这片位于莱山区黄海之滨的大片盐碱地,早已跃然而起一派繁华景象的“大学城”,烟台高等教育的版图不断扩容,城市文化、经济生活飞跃变革。
这座“风向标”,是烟台的荣光,更是改革的荣光。
改革之“思”
“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
1984年,14个国内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烟台名列其中。其时烟台经济较发达,但高等教育力量薄弱,800多万人口的城市,却没有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人才来源滞后,势必会阻碍烟台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
当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烟台视察,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大学的构想,万里当即认可:“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你们试验一下,闯开一个新局面,创出一个新模式。”
烟台马不停蹄,1984年2月19日,烟台向省里提交报告;3月24日,山东省向国务院发出《关于建设烟台大学的请示报告》;5月5日,教育部批准筹建。
1984年5月24日,万里召集教育部、山东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及烟台市相关同志开会,讨论研究建立烟台教育改革实验区及建立烟台大学问题。会议认为高水平的烟台大学的建立是烟台地区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并决定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支援烟台大学的建设,并确定由张承先担任名誉校长,负责烟台大学的创办工作。
后来的筹建会议上进一步确定:“烟台大学应该办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学。它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它应当首先适应烟台市建设两个高度文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为烟台的经济技术开发、社会发展和烟台教育区的改革、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烟台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就这样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拍板”。
改革之“力”
烟台人集资人均10元钱开建
烟台大学规划的总面积为1500亩,约需8100万元,由烟台市集资解决。
王济夫一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一边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社会集资上,提出烟台人自力更生,鼓励大家举全市之力集资办大学:“办一所大学很艰苦,有很大的困难,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去做,就没有问题!”烟台人深受鼓舞,人均出资10元钱,集体捐资开建“烟台大学”。
在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李殿奎的回忆中,市里专门成立了烟台大学建设指挥部,“烟大”被看成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山东改革成功的标志,为烟台长远发展培养人才的阵地。根据市委建设“一流名校”的要求,当作市里的第一个重点工程,并对当时的市财政局、物资局、电业局、交通局、市政局分别提出了支援烟台大学建设的要求。
1985年9月,仅14个月的时间,黄海之滨的盐碱滩上平地起高楼,烟台大学设置11个系、14个专业,数百名新生正式开学上课……
其时,没有人会想象,曾经仅有两三户渔家点缀的空旷海边,仅存几座新建筑物的校园,还有那阴天下雨道路泥泞只能穿着胶鞋走在其上的黄海之滨,会在几十年的改革巨变中,变身人声鼎沸的“大学城”和文化科研经济圈。
改革之“变”
“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烟台大学的“星星之火”开始在周边“燎原”——
1985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以山东矿院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在烟台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与烟台大学咫尺之遥;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2002年,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在莱山区投入使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烟台理工学院(原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相继而来……
烟台大学自身也在“扩容”,2004年,距离主校区南六公里处,烟台大学南校区建立,2023年,更是从莱山区跨越到黄渤海新区,八角湾校区建成投入使用,“一校三区”,从建校11个系,到今日23个学院3万多名师生……
改革开放的“红利”,促生了一座挺拔的“大学城”。
莱山区祖辈数年的渔村之处,如今综合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医学类高校林立,大学城文化圈带动经济圈,烟大小吃街、新世界百货、永旺、万象汇等大型商圈,次第繁荣起来。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加速烟台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又促成了高校与城市的双向赋能和同频共振。
烟台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把支持和推进高校发展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协调和引导更多力量为高校发展创造条件,助力实现高水平学科建设新突破;而高校则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烟台支柱企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高校发展和城市繁荣的双向奔赴。
还是以烟台大学为例——与烟台市共建“烟台知识产权学院”,与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共建“烟台市地方立法研究院”,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开发区科教园区,与烟台海事局、海警局、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冰轮集团、东方海洋集团等协同推进“海上粮仓”建设,与绿叶制药合作共建药学院……
沧海桑田,这是高校与地方的双向奔赴,也是烟台这座城与改革开放的双向奔赴。
记者手记
这是改革开放的第45个年头,也是烟台筹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第39年。
对于烟台这座城来说,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创建随着城市的变革同步而行,乘着改革开放东风而起。
1983年8月,“烟台地区”撤销,正式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1984年,烟台位列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供给,对于当时的烟台来说,人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烟台地区有800多万人口,每10万人口中仅有大学生20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解决人才困局对当时的烟台来说极为迫切。
改革开放的“大步子”,促使烟台人走出了创建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步,一举破解人才困局,更带动区域经济向好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作为高校腹地的莱山区也从荒芜到繁荣,成为城市的新中心。烟台高等教育从萌发,到如今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社会向前推进的科创潜力所在,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共生成长。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