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作为房改首批试点城市,1986年,一场影响深远的住房改革试点在港城启动,曾受困“老破小”的市民,市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31㎡,直升至2022年底的39.42㎡,45年间近12倍的增长,见证的正是市民住房跨越式发展。
一场影响深远的“房改”,促成一座城市的蝶变。建成已历35年的民生小区,恰是见证烟台住房制度改革的“活化石”。
打响全国房改“第一枪”
1978年的烟台,城区狭窄、道路不畅、配套不全,人均3.31㎡的住房面积,更是羞于启齿。由于长期施行“福利性、低租金、国家包”的住房政策,房改试点启动之前的1985年,烟台市区每月房租平均为0.167元/㎡,个人实际支付仅为0.067元/㎡。据1985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全国平均每人每月用于房租支出只占全部收入的1.3%,而烟台的1.01%,又低于全国水平。与低房租相呼应的,是居高不下的补贴——1985—1986年两年间,烟台市政府支出租房补贴高达520万元,而芝罘区房屋完好率长期停滞在60%左右,庞大的住宅投资支出和低水平的居住体验,愈发成为城市的“累赘”。
“当时有句话,叫‘国家一年投资300亿,买了个群众不满意’。”烟台市房管局第一任局长戚道茂如此回忆。1985年—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住房投资近300亿元,但仍有1/4的居民是无房、缺房的“房困户”。1986年1月,国务院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3月,正式确定烟台、唐山、蚌埠为首批试点城市。
住房改革试点,既要冲破旧制度的条条框框,又要把代价控制在各方承受范围之内,还势必要提高房租,把住房逐步推向市场,群众能否适应?“现在房改,已经到了箭在弦上、背水一战的时刻,只能前进,没有退路。”1986年10月30日,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的俞正声在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为做好房改摸底调查,1986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共深入社区居民家中38万户次,对市区4万多户家庭和600多家单位摸清底子,先后测算过3000多万组数据,运用10台计算机4个多月、50多万次分析不同方案,产生17250个分析结果。对改革范围内6.8万户居民的住房情况、经济收入、家庭人口和职工进行全面核定,选择14个有代表性单位的1113户居民,进行11项内容的民意测验。最终结果让人长舒一口气:拥护改革的占61.19%;改不改无所谓的占13.66%;弃权的占2.34%;不赞成的只占22.81%。
1987年8月1日,备战1年零4个月后,烟台于各试点城市中率先出台房改方案。当时的房改思路,确定为“提租发券,空转起步,滚动前进,逐步过渡”,通俗地讲,就是“提高房租,增加工资,把房子卖出去”。公房租金从原来的0.17元/㎡,提高到1.28元/㎡。考虑到大幅提租可能超出市民经济负担能力,烟台市按标准工资23.5%的系数发放住房补贴券。提高租金同时,烟台还出台措施鼓励买房,市民可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可首付30%;首付超过30%的,每超过10%,可按购房总额优惠2%。
一年内建成一座新小区
“吃螃蟹”试点住房改革,既是发令枪,更是风向标。
1987年10月22日,烟台住房交易换房大会在文化宫广场举行,4天会期里,个人买房多达145套,还有3000多人踊跃申请买房,个人住房交易量是此前烟台历史最高成交量的5倍。
房改激发的巨大市场活力,也让住宅建设开启了新篇章:1988年3月9日,烟台大面积城市居民区改造拆迁工程开工,民生小区一期工程建设拉开序幕。750万元的建设投资,在当年是一笔“巨款”。
为实现“当年动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的目标,来自全市28支建筑队伍和市政、电力、自来水、热力等单位约3500人,开展了历时295天的紧张施工。
“小区建设‘大会战’的时候,各个施工队和班组都憋着一股劲,瓦工们更是开展了施工‘大比武’,熟手一天能砌2000多块砖。”回想起35年前以油漆工班长身份参与民生小区建设的情景,烟建集团三公司项目经理李永杰记忆犹新。
李永杰和工友们进场开展装饰装修时,已是隆冬时节,大雪飘飞的日子里,油漆工们必须用滚水烫化油泥,光着双手像“和面”一样将油泥调稀,然后用铲刀修平边角,常常是上完右面的玻璃,没戴手套的左手已经冻僵了。“那个冬天,几乎全班组的人手都冻肿了,两手全是裂开的血痕,可没人喊苦喊累。”
日以继夜地“抢工期”,在1988年底结出硕果。民生小区42幢住宅楼和部分配套工程全部交付使用,市委、市政府“动迁居民春节前搬回新居吃饺子”的承诺圆满兑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民生小区的建设实现了收支平衡。“民生小区的顺利建成,在当时那个年代,为城市开发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它同时也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改革是破解一切困难的有力法宝,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时任烟台市市长俞正声说。
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民生小区建成后仅一年,烟台市房地产企业已达65家。全国首家住房储蓄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恒丰银行前身)也迅速壮大。1988年底,烟台初步实现了房屋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房管局不仅不用财政拨房屋修缮费了,还可提供1000万元的建设资金。人均住房面积从改革前的不到6㎡,增长为8.27㎡。
全面改造焕发老小区新活力
35年白驹过隙,曾是烟台房改“标杆”的民生小区,如今是怎样的样貌?
走进民生小区,既有满满的烟火气,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曾经略显斑驳的墙体,粉刷成了明亮的米黄色;功能缺失的单元门和楼道窗,全部进行了更换;小区台阶上,钢制扶手锃光瓦亮,楼前屋后的空地,见缝插针改造成了健身路径和小广场……
“从我1989年搬进小区到现在,整整34年了,几乎每隔几年就能看到小区的新变化。”身为民生小区“原住民”,老住户钟琦对老住区的“嬗变”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去年,芝罘区对民生小区47栋楼宇、159个单元实施全面改造,改造建筑面积21.1万㎡,小区2636户居民切身受益。
以民生小区为发端,烟台城市建设在房改助力下驶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历经10年城镇化进程,烟台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6.5%提高到67.8%,20万套棚户区、33.5万户老旧小区相继完成改造,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条历时37年的“筑梦之路”,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去光华。
记者手记
让市民“有其居”,更要“优其居”,始终是城市建设的初心。今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
35年前,在各方齐心协力下一年间“梦想照进现实”的民生小区,无疑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的“破冰”之举。全国房改的“第一枪”,蹚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新路,更令城市发展受益至今。
如今,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不但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径,更是惠民生扩内需、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而敢为人先的烟台,也正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市民:不断丰富住房供应渠道,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和时间,实现“一次办好”;“住权”和“产权”实现同步,诸多“宜居”新政相继出台;市中心区租赁补贴持续提前半年超量完成,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新市民”全面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从有其居,到优其居,“吃螃蟹”的烟台,一直在路上。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张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