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海洋牧场底播虾夷扇贝。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聂英杰 摄影报道
深耕“蓝色国土”,长岛再迎新机遇!
记者从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已于12月17日正式批复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面积包括南、北隍城岛东部海域170平方公里,这标志着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
对长岛而言,这是继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设立、建设国家公园、创建国际零碳岛之后的又一利好,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叠加机遇。
挺进大海深处,丰盈“蓝色粮仓”。站在新起点,烟台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快见实效、大见成效。
经略海洋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既是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有自身发展的驱动逻辑。
“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庆伟说。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时要求做好“经略海洋”的文章,指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循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烟台扎实推进以长岛海域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牧场总面积突破140万亩,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处,数量居全国全省前列。其中,长岛已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处,合计35.4万亩,已投用深水大型智能养殖网箱13座、养殖水体100万立方米,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烟台看长岛”的发展格局。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烟台以海洋为主体谋划建设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和“蓝色粮仓”重要论述所作出的新实践、开启的新篇章,有助于烟台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加快形成引领示范,推动烟台向海图强的步伐迈得更快、走得更实。
“在现有基础上,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有利于创新产业模式和组织方式,以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优质资源,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海洋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山东落地生根。”张庆伟说。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烟台的海洋牧场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打法。但想要进一步实现海洋经济的跃升,需要在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选择在长岛设立“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就是要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带动海洋食品、海洋装备等发展,由“一条鱼”牵出“一条链”,推动产业从种业创新到装备制造,从水产加工到冷链物流,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形成比较完备的一二三产融合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利益链,不断提高海产品附加值,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省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仁堂指出,建设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对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海洋产业升级、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通过建立海洋经济开发区,能够全面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而“蓝色粮仓”建设,涉及科技赋能、装备支撑、规模生产、产品加工、龙头引领、资金保障、市场营销、休闲旅游等各个方面。通过加快布局集多种养殖类型于一体的深远海养殖渔场,积极探索深远海规模化养殖,能够有力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海洋产业附加值,实现海洋渔业走向深远海。
同时,以深远海智能网箱为载体,建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智慧化渔港,为智慧海洋、透明海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长岛做对了什么?
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为何选择长岛?
从自然条件看,作为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长岛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蓝色粮仓”产业园是最佳选择——
长岛自然条件优越,拥有187.8公里海岸线、3541平方公里海域,水深流大、气候温和,不易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适合大规模布设深远海养殖设施。
长岛海洋资源丰富,盛产600多种鱼虾蟹贝藻,拥有上百种浮游、底栖生物,饵料资源充足,是天然深远海养殖牧场,被誉为中国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
长岛拥有151个岛屿,园区周边任何方位都有邻近岛屿提供码头停靠、物料运输、物资补给、应急避险等服务,具备完整岛链支撑。
在自然优势之外,还有长岛锚定生态保护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作为与担当——
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山水林海城”统筹谋划、整体施策、一体推进,全域生态质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生态画卷初步绘就。
80台风机全部拆除,完成10个有居民岛破损山体100%修复,实现了垃圾分类、污水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域覆盖,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的“负碳海岛”。加快绿色转型,实施工业退岛,禁止新上工业项目,推行岛外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守护碧海青山,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达80%以上,90%以上近岸海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鸟类数量由333种增长到369种。
立足海岛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符合生态保护要求、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初步蹚出“绿起来、富起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推行生态低碳养殖,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创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等模式,引领海洋渔业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高值化发展。试水蓝碳经济,创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做强生态旅游,获评“中国公民最喜爱的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最具文化创意旅游海岛”等称号,游客“过夜游”比例达到74%以上,人均消费提高到1400元以上。
其中,已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4处、面积15.7万亩,投用深水大型智能养殖网箱13座、养殖水体100万立方米,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规模效益也逐步显现。
长岛还集中打造了装备制造和养殖运营的龙头企业,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的大型智能网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育了经海渔业、烟台天安、长岛弘祥等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领先发展。
无论从自然禀赋还是信心决心,长岛都有条件、有能力在发展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进程中打头阵、当先锋。
但是,长岛海洋牧场建设,集聚资源和产业配套能力弱,迫切需要建设统一的平台载体,补齐短板弱项。
因此,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也是发挥长岛自身特长优势,助力长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海洋经济开发区,能够进一步补齐长岛陆域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扬长避短、吸纳资源,持续推动长岛自身实现赶超进位和更高层级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海水养殖业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建设提供新路径、新方案。
“三业”统筹 “三化”一体
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有怎样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以加快海洋渔业集约发展、提质升级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坚持养殖加工旅游“三业”统筹、设施化产业化园区化“三化”一体,按照“1+N”产业布局,高标准建设长岛“蓝色粮仓”产业园。
“1”即海上养殖区,包括长岛南北隍城岛东部海域25.5万亩核心区、南五岛周边海域45万亩拓展区,在南隍城岛设立综合服务保障区,积极探索无居民岛合理开发利用新路径。
“N”即多个产业配套基地,依托烟台市内相关行业领域优质企业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加工物流基地、养殖装备制造基地,带动形成海工装备制造及水产加工、渔业种业及科创等产业聚集区,加快建立现代海水养殖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组织体系,努力实现“蓝色粮仓”建设走在前、开新局。
力争到2026年,长岛“蓝色粮仓”产业园、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实现水产品产量1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0亿元;到2035年,实现水产品产量4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10亿元。
烟台将把产业项目作为产业培育主支撑,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思维、园区思维、产业链思维,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打造海洋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范例。其中,重点瞄准五大方向进行打造——
打造成为全国全省深远海养殖的示范园区。深入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大力开发深远海养殖技术和设施装备,加快发展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养殖,全面构建鱼藻贝珍立体养殖体系,鲍鱼、扇贝、海带等优势海产品养殖产业跻身全国前列。到2035年,深远海养殖网箱达到50座,养殖水体超过300万立方米。
打造成为全国全省链条完整的产业园区。统筹陆海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链式发展、融合发展,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基地,打造水产冷链物流园区,集中创建水产品一流品牌,创新开发海上文旅精品路线和特色产品,建立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装备制造、品牌塑造、海上旅游等一体化全产业链条。
打造成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园区。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化海洋生态产品核算和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推行生态低碳养殖,海水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以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为引领,打造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示范样板,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打造成为全国全省数字智能引领的样板园区。系统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智能服务体系,搭建岛陆海一体智能信息网和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海洋生态保护、灾情预警、海洋牧场精准化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园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协同联动发展的开放园区。建立多元化开放共享机制,与国内外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开展多领域科技经贸合作,打造一批海洋科技经济合作示范项目,建设现代海水养殖新成果应用示范、海洋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不动摇
海洋经济开发区,是否意味着大开发、大建设?是否与长岛正在全力创建的海洋类国家公园相冲突?
“建设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与创建长岛国家公园,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蓝色粮仓’‘经略海洋’重要指示要求,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洋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范例的重要安排。”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明涛介绍说,这两项工作统筹考虑、一体布局,范围不交叉、方向相一致、功能相促进,都是推动长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
两者规划范围完全避让。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区域全部为渔业及游憩用海区,完全避让了生态红线,其25.5万亩核心区、45万亩拓展区以及争取利用国管海域的扩展区,均在拟创建的长岛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之外,在规划范围上没有任何交叉重叠。
两者发展目标保持一致。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发展的生态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均为绿色低碳产业,符合国家公园设定提出的“指导和扶持国家公园及周边居民提供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产品、公众服务”要求。
两者功能定位相得益彰。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有利于提高渔业效益、降低捕捞强度、推进物种保护,进一步提升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功能;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公园生态品牌价值,实现生态渔业、生态旅游业等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改善国家公园内的基础设施,提升原住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服务供给;有利于增强长岛综试区造血能力、壮大地方财力,为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及其周边生态保护提供强有力支撑,共同促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层次。
正如张庆伟所说,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
“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园区,打造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示范样板,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他说道。
围绕实现经济开发区与国家公园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李明涛介绍说,长岛正加快搭建“六个一”基本框架:编制一个高水平规划引领发展,按照养殖加工旅游“三业”统筹、设施化产业化园区化“三化”一体思路,会同国家级研究机构高水平谋划海洋经济开发区发展方向、产业布局;设立一个管委会实体运作,设立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依托长山列岛完整岛链,完善陆基配套设施,强化要素供给,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组建一个平台公司实际运营,由省市区三级国有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蓝色粮仓(长岛)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统筹做好园区运营和投融资工作;成立一个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由省市国资和基金共同认缴出资,成立蓝色粮仓(长岛)海洋发展基金,强化股权投资、产业培育,助力企业茁壮成长;做强一个产业园支撑发展,推动海上养殖区与岛外若干产业配套基地联动发展,形成全产业生态;培育一个上市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加快培育全国首家深远海养殖上市公司,打造产业链头部企业,引领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