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展现海上山东历史画卷的佳作

——评《明清山东海防研究(1368—1912)》

2023年12月22日

□赵树国

山东是中国沿海大省之一,自古以来就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勤劳勇敢的山东人创造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海洋文化,彰显了海上山东向海洋空间发展的光辉形象。在认识与经略海洋的过程中,自明朝开始,海防日益成为影响山东海疆安全和沿海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海疆危机,明清政府、山东地方政府、军政精英和民间社会力量多管齐下,筹办海防,绘就了一幅构筑海上钢铁长城的恢弘画卷。赵红教授《明清山东海防研究(1368—1912)》(山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一书的相关研究,就是对这一历史画卷的展现。该书以明清两代的山东海防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爬梳史料的基础上,廓清了明清两代山东海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面貌,总结了其成败与得失,为今天的海洋强国建设和山东的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迪。

该书首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山东海防地理形势对海防布局的影响。海防地理形势是影响海防部署、海防战略的重要因素。因此,明清两代都十分重视对海防地理形势的考察,并留下了诸多文献记载。该书第一章即以大量地方史志资料为支撑,详细分析了明清两代山东海疆行政区划的变化、山东临海各府的战略地位,并以表格的形式鲜明地呈现了山东海疆的岛屿与海口,进而得出如下结论:在明代,山东的济南、登州、莱州和青州4府辖临海区域;在清朝的山东版图中,武定、沂州、登州、莱州和青州5府辖临海区域。“这种变化,反映了清朝政府对海疆管辖得更加细化。”在临海区域中,“海岸线绵长,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港湾众多,海防地理形势险要。这些海疆地理要素,是明清两代山东海防部署的重要依据。”(第19页)此外,“登州府和莱州府的海疆战略地位尤为凸显,故而备受关注。……登、莱二府特殊的海洋地理形势,是它们成为明清时期山东海防部署重点的原因之一”(第26页)。这些结论十分公允,彰显了该书以学科交叉法探究问题的学术亮点。

该书第二章至第五章以历史时段为主线,探讨了山东海防在明清两代的历史演进,厘清了其历史脉络,呈现了其历史概貌。众所周知,明朝时,倭寇是威胁海疆安全的重要敌患,真正意义上的海防由此成为国家防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海防整体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山东海防备受关注。明朝前期,山东海防“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建立到充实完善再到逐渐废弛的动态发展过程”(第27页)。明代后期,因时代的演变,山东海防有了新的内容,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其中,嘉靖年间,倭寇仍是山东海防的主要对象;隆庆至万历中期,特别是万历援朝抗倭战争期间,山东“海防兵力、海防指挥体系、海防布局都出现了不同于明代前中期海防卫所体系的变化”(第88页)。万历中期之后,山东海防成为防御和牵制后金(清)政权的前沿阵地。清代前期,山东海防受到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形势严峻。清廷在厉行海禁和迁界政策的同时,构建了以绿营和八旗为主力的水陆相维的海防体系。晚清时期,外国列强横行于中国万里海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晚清政府开启了海防近代化建设。晚清山东海防的近代化萌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时期发展到顶峰”,但在甲午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甲午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海港的瓜分,“山东海防门户洞开,形同虚设”(第244页)。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离不开作者对大量史料的爬梳剔抉和去伪存真,体现了作者以大历史观、宽视野勤奋治学的历史素养和学术态度。

该书第六章和第七章系统探讨了明清山东海防与山东沿海社会的互动发展,总结了其鲜明特点及经验教训。关于海防与沿海社会的内在关联,该书指出:“海防除御敌外,另一主要任务就是为沿海地区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谋求沿海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而沿海社会的进步,又可为海防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明清两代的山东海防则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海疆开发的同时,也束缚了沿海人民向海洋发展的步伐。”(第333页)这一结论颇有见地,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以军事视角为主的局限,拓宽了海防问题的研究范畴。对于明清山东海防的特点,该书基于海防形势的变化以及时代的演进变革,分别从明代和清代前期、晚清时期两大历史时段进行了归纳探究,论证过程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关于明清山东海防的得失,该书指出:明清时期的海防政策中蕴含着一些积极因素,在维护海疆安全、促进海疆开发、净化政府的政治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其自身的持久健康发展”(第372—374页)。这些深刻的剖析和总结,是作者宏观把握与微观探究后的成果结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总之,该书以广阔的视野、新颖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明清时期海上山东奋击海洋、构筑海防的兴衰画卷,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天海洋强省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新空间的积极探索注入了历史资源和文化根基。当然,该书亦有不足之处,部分内容的论述尚不够充实,与南方沿海各省的比较性研究尚不全面、不深入,期待作者能够继续深耕这一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学术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