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王爱智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千百年来,优良家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家庭成员树立行为准则、为家庭与社会和谐提供内在价值与秩序支持的重要功能。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力强盛,但与此同时,离婚率居高不下,逐年攀升;赡养老人不尽人意,精神和生活陪伴上缺位;子女抚养教育问题重重;校园伤害、霸凌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频发。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法领域里立法不断完善,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对优良家风进行了明文确认,体现了立法者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引导规范,鼓励人们培养优良家风,创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以提升社会整体风气。
《民法典》中优良家风的法律定义
在《民法典》中,优良家风被赋予了明确的法律定义:优良家风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它涵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良好观念和行为。优良家风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更是一种家庭生活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民法典》赋予优良家风的法律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首先,优良家风的法律定义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继承与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道敬爱等家庭美德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民法典》的立法将这些传统美德提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家庭价值观的法治化。
优良家风的法律定义,是对家庭价值观的法律化体现。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更是一项具体的法律规范。随着社会进步和家庭结构变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法律层面对优良家风加以确认,有利于引导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亲情、友情和互助合作的风尚,对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优良家风立法的价值取向
在《民法典》中,对于优良家风的立法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和家庭伦理观的塑造。
首先,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认为,良好的家风不仅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风向标和定盘星。因此,《民法典》中的立法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规定和保护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强调家庭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平衡。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道德规范的传递,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个性的尊重。优良家风的传承和培养需要家庭提供一个和谐、平等、尊重的环境,鼓励家庭成员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因此,《民法典》对优良家风的立法也要求家庭成员在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基础上,既要不断适应个人需求,也要积极顺应社会变革趋势。
第三,强调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家庭是一种私人领域,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公平和公正为基础。《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确保了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和公平对待。优良家风立法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予以鼓励和认可,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解决家庭内部纠纷,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
此外,还强调了尊重多元文化和家庭形式的原则。伴随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现代家庭形式也愈发多样化,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面对不同文化和家庭形式。《民法典》在制定立法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优良家风传统,极具包容性地去适应社会需求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发展与丰富多样,无论哪种形式的家庭,都能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优良家风立法的实践意义
在《民法典》中,优良家风立法不仅具有法律定义和价值取向,同时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
一是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结构和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的出现,使得传统家庭伦理观念面临挑战。通过优良家风立法,可以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关心和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涵育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网。同时,通过加强对家庭道德规范的立法保护,可以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的贯彻落实。
二是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家庭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纠纷是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着大到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风气的弘扬,小到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通过优良家风立法,可以加强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从法律层面界定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与道德层面相符合的家庭行为准则。立法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家庭纠纷发生时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促进矛盾的化解和和谐的家庭关系的重建,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目的。
三是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家风文化,诸如孝顺父母、敬老爱幼等观念与价值,在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加强对这些传统家风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助力正确家庭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增强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同时,培养健康的家庭风气。这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塑造社会良好形象非常重要,对于建设文明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对优良家风的确认,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庭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平衡,诸多正向价值观念的弘扬与传播,助力在全社会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爱国爱家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