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我市多方联动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优先保障“养老”用地指标

2023年12月29日

老人在养老院得到精心照顾。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摄

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烟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68%,居全省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8个百分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今年6月份,烟台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烟台市养老服务条例》的法规案,今年12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予以批准《烟台市养老服务条例》,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至此,烟台养老服务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迈入“快车道”。《烟台养老服务条例》形成明晰的养老职责分工,形成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多方联动努力提升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打造“颐养烟台”安居城市名片,让老年人在城市生活、社区生活、居家生活中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

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100%

12月14日,2024年“孝口福”关爱无牙颌老人救助项目启动。这次,项目的救助范围从全市集中、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扩大到低保和特困老人都可以申请。

慈善项目救助的升级是我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原则,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的体现。“我们将以《条例》为纲目,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为根本目的,聚焦基本养老服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明浩表示,市民政部门将全面落实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到2025年,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保持在100%,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优先支持发展护理型床位,护理床位占比达70%以上。探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主动精准响应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持续提升适老化改造水平和覆盖面,强化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到2025年,新增居家适老化改造达1万户,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力评估覆盖率达100%,四级和五级养老机构达到30家以上。鼓励以失能老年人为重点,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主体,托管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连锁运营辖区日间照料设施和“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打造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底,全市新建家庭养老床位数达到5000张以上。同时,强化家庭赡养老年人的主体责任,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

优先保障“养老”用地指标

养老设施与居住区“四同步”

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我市全力做好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地保障和相关规划服务,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对于符合拿地条件、资金到位、急需开工的重点养老服务项目,在国家尚未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管理方式前,允许预支土地指标进行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马超表示,对于养老服务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政策限制而无法落地的项目,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沟通土地保障有关政策,指导有关区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采取多形式供地模式。对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对于其他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以有偿方式办理供地手续。

2023年10月,《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省政府批复通过。马超介绍,在《总体规划》中,考虑实际服务管理人口特征和需求,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

对于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提出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为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且单个项目建设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移交、同步使用“四同步”机制落实落地。

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

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

“老有颐养”离不开宜居环境。我市将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和宜居环境建设,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我们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统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积极引导城乡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帅表示,市住建部门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指导各区市通过整合利用院落、社区各类空间和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持续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不断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1300个,惠及居民约35.7万户。

推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近年来,市住建局指导区市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对市政工程、既有住宅的出入口、公共走道、楼梯等公共部位进行适老化改造。经各部门、各区市政府共同努力,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86部,极大改善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基本无障碍设施需求。

推动医养结合先行先试

养老与医疗合作率实现100%

作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和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打造医养结合“烟台样板”。

“《烟台市养老服务条例》专门提到了医养康养结合服务,是对我市推进医养结合的进一步规范提升。”市卫健委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金玲表示,市卫健部门将不断深化医养结合,强化健康支撑,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市卫健部门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同等享受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申请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等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签约合作,机构签约合作率达100%。

加快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加强老年相关疾病和疑难危重症的诊治研究,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创新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持续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由机构向居家社区延伸。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效衔接,促进乡镇卫生院、敬老院等机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载体功能,鼓励一、二级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逐步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和服务项目数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