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乡愁

——《最忆是故乡》跋

2023年12月29日

40年前的那个秋天,手持组织部门的一纸调令,我迈进了报社的门槛,成了一名记者。那一年,我31岁。

40年的记者生涯,让我从小孙变成了老孙,从满头乌发的青年人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闲暇时刻,我从柜子里翻出40年来的一本本剪报本,早年的剪报本纸质已经发黄变脆,有些页码的字迹已漫漶不清,但是,那上面有我青春的记忆,有我奔走的足迹,尤其是那些有关故乡的文字,每每让我想起了故乡,激起了乡愁。我想,趁现在精力尚可,何不将这些文字编辑成册,献给故乡,留住乡愁?

于是,我从40年的剪报本中挑选出那些有关故乡的文字,准备编撰成书。书稿有了,书起个什么名字?脑海中突然蹦出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的第二首“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给了我启发。白居易忆的是杭州,而我忆的是故乡,干脆就起名《最忆是故乡》吧!

刚开始时,我只是选取了老家招远的一些篇章。我在招远生活了31年,从童年到青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味,深入骨髓,没齿难忘。剪报本中也不乏这样的篇章,编辑成册没有问题。31年后,我生活在烟台这座出门见海、抬头见山的海滨城市,至今已经40年,这里是我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景、这里的味,同样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将这些篇章编辑在一起,量有些大,于是,我便将其分为上下两册。

在内文的编排上,两册的内容保持大体一致,都分为4个板块,即故乡的人物、故乡的事件、故乡的景致、故乡的味道。招远卷中以“乡亲”“乡村”“乡事”“乡味”为4个板块命名。烟台卷中,则以“烟台人”“烟台事”“烟台景”“烟台味”为4个板块命名。剪报中,记述招远景致的篇章较少,而记述招远乡村的篇章可以单独成篇,于是,上册中的这一部分则以“乡村”命名。

在这4个板块中,同样是记述故乡人,招远和烟台各有不同。招远多是乡里乡亲,其中有我的挚爱双亲《父亲的驳壳枪》《为母则刚》,有我童年的伙伴《童年的小英民》,有我可亲可敬的乡邻《英里有个孙天伦》。他们中,既有平民,也有英雄《杀马英雄张炳岱》。而“烟台人”板块中,人物则更加丰富多样,他们中既有铺水盖浪的捕鱼人、孤独寂寞的灯塔看守人,也有在烟台生活了8年,称烟台为“灵魂故乡”的名人冰心,有自称“患了严重的思乡病”的当代著名作家峻青。

同样是记述故乡事,乡下和城里也不相同。在上册的“乡事”中,既有“漏粉”“拾粉丝”这样颇具地域色彩的乡事,也有推小车、挽辘轳、扶犁具这样的农事;既有穿猪皮绑、披蓑衣这样在今天已难得一见的往事,又有过年过节的习俗趣事。而在烟台卷中的烟台事,更具海滨城市的特色,既有《跨越百年的巨响》《刻在青铜甬道上的大事》这样的大事、要事,也有《初旺的渔灯节》《烟台苹果备忘录》这样的渔事、农事。

同样是故乡的味道,上册洋溢着招远独有的土味(如《毛蛋》《粉浆饭》),野味(如《蚂蚱、豆虫、蜂蛹》),菜味(如《苦菜》《麦蒿包子》)。而作为海滨城市的烟台,海鲜味是这个海滨城市最具特色的味道,如《烟台焖子》《鱼卤面》《鱼锅片片》《鲅鱼水饺》。仅记述鱼这一个品种的篇章,就有加吉鱼、辫子鱼、鲐鱼、逛鱼、鲈鱼等十余种,还有以“海”字打头的海怪、海胆、海星、海兔、海虹、海肠子、海蛎子等小海鲜十余种,每一道烟台味,都会令你馋涎欲滴,回味无穷。

总之,无论是招远还是烟台,无论是故乡人、故乡事、故乡景、故乡味,无不饱含着我对故乡的一腔深情。看着这些剪报本上或长或短的文字,变成了排列在书页中的一篇篇文章,我从心底感到一丝欣慰。

书中文稿时间跨度长达40年,此次结集出版,我将每一篇稿件都注明了刊发的报刊和时间,以便于读者理解文稿的背景。

年届九旬的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石英先生是我敬重的前辈,也是一位1948年参军的“老革命”,他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之路,是我从文路上的良师益友,此次应邀为《最忆是故乡》撰写了热情、中肯的序言。这是石英先生第五次为拙作作序。著名书法家、画家、美术评论家杨悦浦先生是招远老乡,也是我相交30年的老友,此次应邀为《最忆是故乡》题写书名。这是悦浦先生第五次为我的书题写书名。在书稿付梓之际,谨向两位前辈、挚友致以最衷心的谢忱。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过去;如今,虽说“人过七十已不稀”,但毕竟年纪摆在这儿了,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这是许多老年人共同的经历。在我迎来记者生涯40周年之际,将有关故乡的记忆付梓成册,只为留下记忆的底片,只为安慰思乡的心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最忆是故乡,难忘是乡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烟台日报社高级记者孙为刚新著——《最忆是故乡》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全书60万字,分上(招远——生我养我的地方)、下(烟台——我的第二故乡)两册,收录了作者记者生涯40年关于故乡的文稿180余篇。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石英先生作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杨悦浦先生题写书名。

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具体而言,每个人的乡愁又有不同的内涵。今年是作者从事记者生涯40年,曾经撰写过的关于故乡的文字激起了作者难以释怀的乡愁。正如著名作家石英在序中所言:“为刚人勤笔勤,对一些有意义有意思的片段,往往诉诸于文字,成为他生命的记录,人生道路上的历程标示,社会生活闪光的投影,乃至历史留言簿上拭擦不去的页面。”在行文风格上,全书一如作者以往的风格,“在扎实中有突破,在纯朴中见练达。在正道中有洒脱,在文质中寓智慧。”

□孙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