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12345”工作体系——

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在前

2024年01月17日

海上风电。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海阳市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主责主业,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积极构建“12345”工作体系(即“1个战略、2个目标、3个保障、4个引擎、5个机制”),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坚持一个战略

稳固工业经济压舱石

2023年初,海阳市工信局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加快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生态,大力实施制造业骨干企业倍增计划,深入推进工业技改攻坚、梯度培育等“十大行动”,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制造业骨干企业倍增的实施意见》《海阳市针织毛衫产业高质量发展补充意见》等系列重磅文件,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加力提速高质量发展。2023年共争请烟台以上奖补资金近900余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为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海阳市工信局围绕工业增加值增幅不低于7%的目标。用足用好稳运行“工具包”,系统做好工业运行分析研判,应对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12月,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15.3%。

围绕工业技改增幅不低于10%的目标,深入开展工业技改攻坚行动,建立全市导向目录,围绕项目备案、政策宣传、纳统入库、投产达效、全过程服务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全流程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在整体投资疲软和去年高基数双重压力状态下,技改投资保持较好势头。1-11月,工业技改投资增幅39.2%。

聚力四个引擎

注入工业经济新动能

2023年,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围绕强信心、促发展、稳经济的总基调,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这在海阳三贤电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看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增强了民营企业持续投资和发展的信心,让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实施制造业骨干企业倍增计划,以推动企业倍增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航空航天、清洁能源两大潜力产业和针织毛衫、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依托14户烟台市倍增计划培育企业和71户海阳市倍增计划培育企业,全力推动企业扩张裂变,获烟台市倍增计划奖励资金550余万元。”海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勇告诉记者,海阳市坚持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着力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支持企业梯队迭代升级。2023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省单项制造业冠军企业2家。新增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2家,省智能制造场景1家,2家企业成为第二批烟台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新增烟台市级绿色工厂4家,海阳市新能源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完善五个机制

打造工业经济优环境

一是发挥工业运行指挥部研判作用。建立“三级纵向联动”机制,深入分析研判,深挖增长点,精准跟踪大企业生产情况,及时跟踪协调解决,推动工业运行企稳回升。

二是发挥非公有制领导小组发展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高素质管理团队和高技能职工队伍。引导22家企业建立培训中心,推荐3名企业家获得“烟台市优秀企业家”称号,连续举办3场企业家沙龙活动,筛选31家企业参加专题研修班。

三是发挥“亩产效益”评价促进作用。扎实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全市参评的165户规上工业企业评出四类企业分别占比为20%、50.3%、24.2%、5.5%;665户规下工业企业评出四类企业分别占比为20%、50.1%、24.8%、5.1%。同时,在完成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有力提升全市“亩产效益”水平。

四是发挥服务企业专员服务作用。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服务企业专员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政策入企、培训入企、专家入企“三项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快发展。已累计上传走访记录1200人次,上传平台问题55个,均已限期办结。

五是发挥5G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保障作用。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各电信运营商进行5G基站建设,推动公共资源无偿向5G基站建设开放,进一步夯实数字底座,累计建成5G基站1282个。 (庞磊 王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