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

2024年01月19日

□张育铭

妈妈的老家在蓬莱,蓬莱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去过蓬莱很多次,那里的美景令我留恋,蓬莱阁、八仙渡、海洋极地世界、水上乐园等,像海市蜃楼一样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不过,对于我这个“吃货”而言,蓬莱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不是美景,而是美食,什么海参、鲍鱼、大虾,什么鲅鱼饺子、八大碗等,无不让人垂涎欲滴,但一直萦绕在我舌尖的是那碗蓬莱小面。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清冷。我们起床有些晚,酒店的早餐供应已经结束。来到酒店旁边的小吃街,走到一个店铺门口,见到许多人在排队,抬头看到店铺门头上黑底红色几个大字:蓬莱小面。妈妈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巧遇,这可是咱们蓬莱的名吃。”于是,我们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店铺的门口摆着一张面案。面案后边,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形微胖,穿着洁白的厨师服,一双有力的大手正在揉搓面团。面团在他手里是那么听话,那么柔顺,很快从粗糙变得细腻、Q弹,他把揉好的面团在案板上“啪啪”摔打几下,接着双手扯住面的两头抻拉起来,像一位音乐指挥家,双手在空中上下翻飞,面由粗变细,像变魔术似的,一会儿在空中跳舞,一会儿在面案上打滚。最后,随着“嗨”的一声,厨师的双手像被孙悟空的定身法定住一样停在空中。我仔细一看,他双手之间挂着一串串细丝,那细丝还在颤颤巍巍地抖动着,如同余音绕梁的琴弦。我好奇心大发,靠到面案前看了一会儿,问道:“这面怎么扯不断啊?”厨师抬头看看我,笑着说:“蓬莱小面讲究的是揉面的技巧,三遍水,三遍碱,九九八十一道揉,这样揉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有筋道。”这么费劲!我听得目瞪口呆。

这时,妈妈喊我进店吃面了。刚坐下,就闻到一种特别的鲜香味道,我端详着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面条,面碗不大,碗面上是满满的晶莹发亮的卤,色彩丰富,淡黄的汁、黑亮的木耳、乳白的鱼肉、葱绿的香菜末……让人看了食欲大增。我拿起筷子在碗里搅拌了一下,“怎么就这么一点面?”我嘟囔道。妈妈笑着对我说:“外行了不是?三分面、七分卤,这就是蓬莱小面的特色。快尝尝吧。”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满含着加吉鱼鲜美味道的卤汁,一下子扼住了我的味蕾。我张开“血盆大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一碗。面本来分量就不大,碗又小,在我的“猛烈攻势”下,三小碗面很快被吃光。肚子暖暖的,浑身通泰。我咂了咂嘴,意犹未尽。妈妈说:“差不多就行了,想吃以后再来,还有这么多人在排队呢。”

自那以后,只要回到蓬莱,我都要缠着妈妈带我去吃小面。

对我来讲,蓬莱小面不仅是胶东传统文化的奇葩,也是蓬莱历史的传承,更是我浓得化不开的故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