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里麦米香

2024年01月19日

□北芳

腊八节,一个在寒冬中传递温暖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的粥香,在城乡的街巷中弥漫,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也温暖了寒冬的心房。麦米、高粱米、粘苞米、红枣、莲子、桂圆,在锅中翻滚,如同生活的琐碎,被煮成了甜蜜的滋味,蕴含着家的味道和爱的关怀。

曾经,北方的山村里,在腊月渐次稠密的炊烟里,那首熟悉的童谣传遍大街小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对“年”的高度热情,从腊八粥开始,让大人和孩子数着指头忙年和盼年。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成道节、法宝节、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作为上古时代的祭礼,是人们驱疫禳灾、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丰收与吉祥的欢庆活动。到了唐宋明清,一说是敬神供佛,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营养、健康、淡泊、感恩、欢喜、结缘等意义。而宋朝时,人们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岳飞,据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因百姓送粥给岳家军饱餐了“大家饭”而在腊月初八这天大胜而归,此后腊八这天,人们便熬煮腊八粥,并举行庆祝岁稔年丰的活动。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古时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配料逐渐增多。

在胶东方言里,称“喝腊八粥”为“哈胡黍米”“哈麦米”等,这说明腊八粥的主要食材是胡黍(高粱)和小麦,其他有粘苞米、红小豆、豇豆、谷子、黍米、花生、红枣等。

民以食为天,人类最初却是从两块石头的磨擦挤压中获得温饱、延续生命。人们吃米面离不开石碾、石磨和碓臼,每个村都有一二盘石碾、多个碓臼,而磨盘,几乎家家都置办一盘,这些都是历代村民粮食粗加工的工具。碓臼与杵头,以最简陋朴素的方式,将石器与木头的粗糙组合,从历史册页中伸出一只木质的耳朵来,谛听这电子时代的节奏。

在没有脱壳机的时代,高粱、小麦、苞米要到碓臼里捣去皮,谷子黍米要在碾子上压去秕糠,腊八前夕,村里的妇女要到碾屋占碓臼,排队捣麦米(胡黍米)。不像如今,集市上卖的五谷杂粮,都是机器已经脱好壳的,并且超市和集市上不分地域的五谷杂粮应有尽有,做腊八粥还会加上栗子、薏米、莲子、桂圆、荞麦等。

碓臼是民间的,是农耕社会司空见惯之物,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生产工具。直到今天,有些工具仍深藏在某些人家的家门口旁、杂物间、露天碾屋的一角,雨天积满水,青苔遍布。只有到了清明节和腊八节前夕,碓臼又被人们刷洗干净,每天唱起捣米的歌声。

淳朴的乡间女人三五成群,一人占着碓臼抡起杵头捣小麦,其他妇女环坐于碓臼旁拉家常。石碾一天最多可加工粮食100多公斤,大都用驴马骡等牲畜蒙眼拉转或多人推拉。碾屋在腊月迎来最忙的季节,每天被捣米轧碾的欢声笑语塞得满满的。

捣麦米的碓臼大都是麻石凿的,圆钵形,口径约一米,中间凿成十分光滑的圆窝,杵头是球形,横切下三分之一,在平面中间凿眼安木把,叫碓也叫杵头。碓臼的大小不一,捣辣椒酱的要小一些,捣蒜槌臼就是碓臼的袖珍版。因为那杵头举起来像男人的光头,所以那时的小孩就编了顺口溜:“大杵头,不讲理,换上个把,好捣米。”

捣麦米时,要把高粱、小麦、粘苞米提前半小时洒点水湿润一下,使粮食的外皮湿润里面干硬,这样放在臼内,用杵头捣时,粮米软糯,不会捣碎,去皮还快。

多少先民推着碾子,度过沉甸甸的时光,多少碓臼旁的捣米声,捣出了五谷的清香。过去的岁月里,碓臼,就是生活的纪念碑,日子的守护神。贫穷的乡村,过年是最富有的季节,捣米声声过腊八,喝了麦米就是童心掰着指头望年的开始。

腊八头天晚上,妇女们会把豇豆、红小豆和捣去皮的胡黍、小麦、粘苞米等硬粮食在凉水中浸泡一宿;清晨,家家户户早早起来熬腊八粥,民谚说,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意思是,谁家先熬制腊八粥,来年谁家就会粮食大丰收。

“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喝着又香又糯的腊八粥,感念石碾、石磨、碓臼,这些岁月遗留在人间的烟火,是历史的颂歌,是让人能吃上饭的功臣,见证了一段稼穑艰难、箪瓢屡空的难忘岁月;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乡愁,成为苏轼眼中平淡的“清欢”,成为汪曾祺笔下的“人间至味”。

岁岁年年,喝一碗腊八粥,祈一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