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火眼金睛”

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01月22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记者从黄渤海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2022年-2023年一年期间,黄渤海新区自然资源部门完成36次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全覆盖,精准获取新区各时间段6类自然资源的现状信息,形成地表资源动态“一张底图”。环境要素家底,为多部门提供客观、动态、精准、可落地、可追溯的数据支撑,促进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发现疑似违法用地一处。”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王海滨登录进入新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系统,收到预警消息后,他立即与同事前往实地,了解情况、拍摄图片、现场核查,再通过手机端将核实信息传回系统。

“自2022年5月以来,基于高频次、高精度的国土资源遥感卫星‘天眼’,快速、周期性获取新区地表资源覆盖信息,并连续监测变化情况,我们研制了遥感监测综合管理系统、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系统,建立起自然资源动态监管机制。”黄渤海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王磊介绍。

卫星那么远,土地那么大,它能看得清楚吗?很多违法用地人员会因此存在侥幸心理。黄渤海新区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卫星拍摄照片的分辨率是0.8米级,只要与上一轮的照片发生了变化,都会被卫星监测到。有了“火眼金睛”,监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以前发现违法用地主要依靠人巡查和群众提报线索,效率确实不高。现在我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智能化解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动获取监测数据,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前后两期数字正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来的疑似信息就会通过执法监管系统推送给镇街,由他们完成进一步核查,促进违法用地行为早发现、早治理。”王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