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驶”向更多可能

2024年01月24日

莱荣高铁去年开通运营。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繁忙的港口。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公路出行更加方便。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摄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于天洋

一座城市的未来,与其交通承载力密不可分。

岁末年初,我们回望过去的2023年,交通运输作为城市发展的开路先锋一路疾驰:“海陆空”交通项目以加速度驶来,综合立体大交通振翅欲飞;货物往来顺畅,运输结构优化,多个“第一”“唯一”花落烟台;公交线路优化,农村公路畅达,城乡出行更加便捷……

在这幅流动的画卷中,烟台向着交通枢纽城市迈进,驶向更多可能。

烟台迈进高铁时代

冬日暖阳下,一列高铁奔驰在广袤的田野上。大山、大海、田地、乡村、城市在眼前倏忽而过。

这是刚开通一个多月的莱荣高铁。

载着市民的期盼,2023年12月8日,莱荣高铁全线通车运营,项目贯通莱阳、海阳两市,我市南部新添一条高速铁路通道,烟台迈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莱西至荣成最短运行时间1小时04分钟,荣成至济南西、青岛间最短运行时间,相比之前的3小时50分钟、2小时27分钟分别缩短1小时10分钟和40分钟,沿线海阳、莱阳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回望2023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始终在同时间赛跑,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95亿元,主通道、大枢纽建设快速推进。

2023年,“突破”是关键词。G18荣乌高速烟威段双向六车道改扩建项目实现主线贯通,实现全市6车道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建成完工;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烟台港油品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山海快速路、德润快速路部分路段通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G206莱州收费站于2023年11月29日零时起终止收费,这是我市撤销的最后一个非高速公路收费站。

2023年,还有更多希望洒向山海间。潍烟高铁烟台段完成无砟轨道和铺轨工程,今年建成后,将改写胶东半岛北部地区无高铁的历史,结束莱州、招远两市不通客运列车的现状,实现烟台境内县县通高铁,迈入“全域高铁”时代;G18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双向八车道改扩建项目正在逐步展开大面积施工;烟台南站及动车所项目启动征迁和用地组卷工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5个配套泊位基本完工;推动G228城区段改建项目纳入全国路网“十四五”规划大盘子,这意味着市民的出行路将更加通畅……

“海陆空铁”全方位提升,塑造了烟台立体化交通大格局,成为烟台发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

交通运输结构更高效

第100列,出发!

2023年12月29日中午11:50,一列山东中欧班列从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专用铁路发出。本趟班列共110个标准集装箱,满载1500多吨轮胎、家电等货物,货值约1800万元人民币,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10天左右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下转第七版)(上接第一版)这是2023年度山东中欧班列在烟台开行的第100列,同比增长614%。

2023年,多个“第一”和“唯一”花落烟台,见证着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的历程。

港口运输势头强劲。龙口液化天然气(LNG)罐式集装箱网络化陆(江)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实地验收,被授予“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是今年山东省唯一通过国家验收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中韩航线时隔三年正式复航。烟台港商品车国际中转位居全国港口首位,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地位持续稳固,西港区铝土矿码头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烟台港引航站全年引航各类船舶突破万艘大关,有力保障了港口生产。

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全市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水铁联运”,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持续增长。烟台作为国家布局的北方最大LNG储运基地,规划LNG接收站配套泊位6个,规模超过2500万吨/年,目前,已启动3个泊位建设和1个泊位前期工作,建成后对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外用气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招远市获评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山东省“第三批客货邮建设样板县”,烟台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批进入全国示范创建名单的城市。组织推荐交通运输部暖心“司机之家”项目4个,目前我市累计已有12个“司机之家”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项目库,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数据显示,去年1-12月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85亿吨,同比增长 4.7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 1.67亿吨,同比增长 6.78%;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 462.77 万标箱,同比增长 12.38%。

城乡出行便捷顺畅

交通,一手牵着经济发展,一手牵着民生福祉。2023年,我们放眼城乡,一条条道路,一辆辆公交,温暖着百姓的出行路。

广袤的田野上,一条条农村路纵横交错,将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我市积极推动公路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建设一批最美农村路,完善快进通道与漫游网络相结合的旅游公路体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海阳市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荣获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牟平区滨滩线被评为“第三届美丽乡村路”。莱阳莱高线、牟平上殿线、蓬莱艾山旅游通道等一大批农村公路,坚持交旅融合,颜值担当和通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主次干道上,更多智能公交站亭上岗,车辆信息一目了然,等车不再焦虑。

2023年我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省第二批4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市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9条,开通定制公交46条,市区四级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改建公交站亭约90座,增设电子智能站牌约120座,群众候车环境明显改善;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改造5935个村,改造比例95%;修订完成《烟台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2023年,公路两边变得整洁、美观,行驶在路上更加舒适、安全。

我市实施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41个城市出入口立交的绿化景观,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环境显著改善。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改造农村公路2135公里。烟台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莱州、龙口分别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

岁序更迭,新程再启。一条条纵横的路网,一艘艘远航的船舶,让我们遇见更加美好的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