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微创拆弹”

主动脉夹层患者化险为夷

2024年01月24日

多学科联合为患者实施手术。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摄影报道)近日,烟台山医院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室、急诊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多学科合作,为患有主动脉夹层命悬一线的患者“微创拆弹”,成功完成手术。

患者因“突发胸腹痛5小时”到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科就诊,胸部平扫CT提示:胸主动脉密度不均匀,且有钙化内移。急诊科医师及时请血管外科医师会诊,待完善主动脉增强CT后,医师认定患者所患为主动脉夹层,夹层近端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附近,远端也有多处破口,夹层一直累及至左髂动脉,随时会有主动脉破裂的风险。这就好比埋在体内的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足以危及生命,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拆除“炸弹”。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文利分析病情后,先积极控制血压,并向家属交代病情,建议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家属同意后,患者被收住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降压、止疼等对症治疗,同时血管外科联系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

血管外科立即组织团队研讨,先提出1号方案,对患者进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该手术的难点在于,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附近,若要完全封堵破口,需要将左锁骨下动脉封堵,但此举可能会影响左椎动脉及脊髓动脉供血,增加患者在术后出现脑梗、截瘫的概率。”王文利说。

1号方案被抛弃,团队再次提出2号方案,决定为患者进行分支支架术,也就是在主体覆膜支架上开窗,然后再置入一枚分支支架,保留左侧锁骨下动脉,“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但却是给了患者更好的选择。”

血管外科团队为患者手术,依次行动脉穿刺造影、预制开窗覆膜支架、释放主体支架、超选左侧锁骨下动脉置入覆膜分支支架,手术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术后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夹层近端破口完全隔绝,左侧锁骨下动脉显影良好,无内漏,历经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返回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并于第二天转血管外科普通病房,经过近一周的后期治疗,已于近日出院。

王文利告诉记者,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得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管破裂的几率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其主要的症状为突发、持续、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研究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24小时死亡率为50%,发病后一周死亡率接近68%。王文利提醒市民,主动脉夹层大都与高血压有关,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一旦出现胸腹痛症状,一定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