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海洋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500亿元

2024年01月26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立足新起点 开创新局面”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华君介绍,2023年,我市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50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

2023年,我市海洋渔业、海洋文旅、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优势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0%,成为拉动全市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潜力产业年均增速近13%,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落户长岛综试区,全省首个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龙口。

现代渔业稳中提质。持续推进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新开工建设深远海养殖网箱8座,累计建设32座;国家级海洋牧场总数达到20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国内首次实现黄带拟鲹亲本培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新增金虎杂交斑水产新品种,全市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累计达到23个。做强海参产业,发布“烟台溯源好海参”系列11项团体标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我市“中国海产品预制菜之都”。招远干贝和盐渍海参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经海深远海冷水黑鮶(jun)、海鲈获批“全国特质农品称号”。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长岛综试区南长山和北长山岛(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获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称号,海阳市获批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长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完工,修复海岛5个。

2024年,我市将牢固树立大海洋发展意识,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为烟台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塑造海洋新优势。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加快海阳市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长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裕龙岛海水淡化等一批重大涉海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五经普海洋经济调查,编制我市首部海洋发展蓝皮书。现代渔业发展方面,持续推进“百箱计划”,新开工建设6座深远海养殖网箱。集中打造6处深远海养殖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重点解决深远海养殖大规格苗种供应。实施三文鱼万吨养殖计划,力争三年左右实现年产量突破1万吨。打造国家级海参特色产业集群,扎实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力争海参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