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坚持“五个”突出,深化府院联动——

今年新增公职律师20名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更加有效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助推法治蓬莱建设,蓬莱区持续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形成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动,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01月26日

突出源头治理基础 注重强化规范执法

督促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督察各镇街各部门法律法规的学习进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求法治科室严把法律文书、行政决定法治审查关。2023年举办两期行政诉讼、行政执法专题讲座,围绕行政处罚、土地征收、房屋征收、政府信息公开制定行政执法操作规程,出台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府院联动联席会议、行政执法联席会议,聚焦行政执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规范研判,研究预防化解措施办法。

突出律师参与手段

注重发挥法律服务团队作用

蓬莱区司法局牵头,通过专业推选和绩效考核,选派80名行政诉讼方面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律师,协助各镇街和部门对千余起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法律顾问全面覆盖、提前参与、深度介入,努力规避和降低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积极构建法治工作人员、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三位一体”的法制审核队伍,不断提升行政机关的应诉能力。

突出调处化解路径

注重强化协商处理

对涉及重点项目的案件,蓬莱区司法局督促相关镇街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多渠道协商解决。对已起诉到区法院的案件,区司法局每周对接案件进展,督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最大程度争取当事人主动撤诉;由区司法局牵头,相关镇街和部门参与,对诉讼过程中的案件逐个研究分析,提出应对化解方案,尽最大努力避免败诉;坚持审前和解、审中调解、审后化解、联合疏解全过程推进,召开全区行政败诉案件专题调度会和行政应诉工作推进会3次,化解9起存在问题的行政诉讼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大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力度,积极推行行政复议“4+”模式,2023年行政复议案件受案率同比提高133%,推动重大行政案件化解21件。

突出执法监督杠杆

注重强化执法预警

由蓬莱区司法局牵头,每季度召开1次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加强执法监督、案卷评查,及时发现镇街、部门行政执法问题,进行督办和预警。每月组织行政执法工作现场检查,开展“交叉式”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共对19个部门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工作,抽查20多本案卷。每周对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上网运行系统情况进行检查。

以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的名义出台《蓬莱区2023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方案》,采取交叉评查的方式,由区司法局和其他9个行政执法部门熟悉行政处罚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全区50本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制定《蓬莱区行政诉讼程序违法败诉案件责任倒查追责问责办法》,会同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组织部等部门加大对因程序违法导致败诉案件的监督问责力度,提升行政案件败诉责任追究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实效性,以败诉责任追责问责倒逼依法行政。

突出社会宣传窗口

注重强化法治宣传力度

开展“积极贯彻行政复议法 推进依法行政”为主题的行政复议宣传活动,参与部门27个,参与人员9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61人次,提高群众法治观念。在全区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通报,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法治观念。曝光恶意诉讼典型案例,依法打击,震慑违法。

2024年,蓬莱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强化府院联动平台,构建高效纠纷解决机制,聚焦源头治理,强化联动,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作用,常态化会商联动、实质性化解纠纷,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坚决卡实责任。要求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督促应诉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出庭应诉一次,既出庭又出声,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健全问题联动处置机制。积极对接法院,对照重点事项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参照省、市两级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成立蓬莱区工作小组,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畅通府院常态化沟通渠道,

抓好行政诉讼案件化解。定期开展专案会商,推动重大行政案件化解,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加大调解力度,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指导各镇街各部门防范风险,避免败诉案件发生。

进一步提高全区公职律师数量。进一步发掘增加蓬莱区公职律师数量,目标新增20名公职律师,进一步发挥公职律师在行政机关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刘晓阳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