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帖

2024年01月26日

□北芳

冬天的强弩之末射来一帧大寒帖,这是冬天的告别帖,也是春天的邀请函。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大张旗鼓地送来迎春的请柬,让我们一起等待春天的到来,期待着大地复苏、万物萌生的美好时刻。

岁月荏苒间,时光倏忽过,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驿站,意味着“一年终章,至此轮回”。寒冷的尽头,就是立春,仿佛是天与人的某种约定和仪式,让人们得以在年复一年中找到切分时间的支点,体察四季的变迁。

大寒也是深冬的最后一次回眸。古语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只有耐得住冬日里最后的一丝冷寂,才能遇见华枝春满。

大自然给每个节气都安排了相应的物候。《周书》上说:“大寒之日,鸡始乳。”母鸡最先感受到不久天将渐暖的气息,开始变得浑身滚烫,羽毛蓬松,老母鸡“咕咕咕”地叫个不停,烦躁地在院子里徘徊,最后跳进了鸡窝,再也不肯出来。母亲会点划着那些母鸡说,小母鸡的脸红扑扑的,好“开蒙”了(立春后就要下蛋的意思),老母鸡也开始“抱窝”了。于是拿出两把(20个)鸡蛋,先在灯影下对着鸡蛋一个个检查,里面有阴影的,表示有鸡苗,就放到母鸡的身子底下,让它孵。七天之后,母亲把蛋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到温水里,浮着的是有生命的,能接着孵,沉在水里的,表示是死胎。21天后,小鸡就自己啄壳出世了。

冬日至大寒,已是漫漫长途,鸟儿们受饥寒交迫之苦,早已按捺不住,凶猛的鹰隼腾冲而起,翱翔天际,追捕猎物。那时,乾隆皇帝见鹰击长空,便挥毫写下《征鸟厉疾》的物候诗词:“鸷禽亦复名征鸟,其性能禁风与霜。百草已枯眼益疾,三冬欲尽力尤强。”

大寒之后,年味越来越浓。在农耕社会中,春节是人们最重要、最快乐、最享受的节日,男女老少心怀期待,喜迎新年。过了腊八节,人们就为过年忙碌奔波,那忙碌热闹的场面,用几句顺口溜来表达更形象:岁末赶集购货忙,杀猪备宴喜洋洋,添置新衣焕新貌,除旧饰新迎春光。

置办了丰厚的年货,得想办法储存。如今家家有一两个冰箱,一年四季食物不怕坏掉。旧时没有冰箱,冬天人们的鱼肉年货会用大泥盆或大铁盆扣在雪堆里保存,而春夏秋温度升高时,怎么保存食物呢?这也难不倒有智慧的古人,大寒时节,水泽腹坚,大河湖泊的冰结得又厚又坚实,在冰块结得最硬时,贮冰藏雪,成为古时大寒的一个节目。古人会采集冰块,藏在冰窖里,留着夏天冷藏食物;又把雪密封在罐子里,藏在阴凉处,来年夏天,化了雪水,煎茶或者烧菜。

大寒又赶上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至人间。灶王上天去,糖瓜祭神前。人们要进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在灶台上供奉糖果、糕点,祭灶神,希望灶神能够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过了小年,炊烟袅袅萦村空,昼夜间,香满笼。每户人家都在大锅上架起了蒸笼蒸大枣饽饽、年糕、发糕、包子、豆饽饽,炸面鱼、炸熏鱼、炸肉丸等。舌尖上的春节美食,那是说也说不尽。

柳树稀疏的枝丫,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春天的盛宴,厚重的积雪,也渐渐浮上云端。人间至此,冬色将尽。年与年的时间点即将相接,“运”与“气”循环变化,也形成“时来运转”的新开端。

大寒,蕴含着别样的诗意和情感,在瑟瑟寒风中,看“梅开枝头传春意,坚冰深处春水生”。在辞旧迎新的路上,文人雅士不落俗套,闲时赏花书院中,品茶焚香意自融;挂画吟诗情何在,清风明月与君同。于书房中赏玩清供之景,器存韵,人出神,恰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的“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心灵在茶香中得到滋养,在书香中找到慰藉,任它风雪来叩门,我自温暖待阳春。

“岁末清供”,古今对话,共赏清趣。而汪曾祺却在一幅旧画中见到了真正的“清供”:一间茅屋,一个老者,一个瓦罐,一枝梅花,便是“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的意境。

我在璜山书院,看一场雪落,寻一枝寒梅,念一个故人,问一声冬安,阅读着古人的“清供雅事”,也禁不住吟诵几句:岁末时节梅花艳,清香四溢满室间。茶烟袅袅萦书卷,墨香淡淡染素笺。焚香静坐心如水,挂画闲赏意自闲。世事纷扰皆忘却,唯有清供在眼前。

大寒过后岁将除,瑞雪飘香庆有余。旧年的余晖渐渐散去,新年的曙光即将来临,新的机遇和景色像春天一样,也在来的路上。所有的美好,都已经悄然启程。

生在腊月的大寒,把朴实的幸福高高挂在门楣上,喜庆的气氛把乡村熏醉了,袅袅的炊烟越来越迤逦,人们的喜悦、热情、富足、兴旺和好运就这样被女人幸福的手牵着,被男人醇香的酒醉着,被孩子们欢快的鞭炮紧催着;在紧锣密鼓忙碌的腊月里,享受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憧憬着来年的新希望。

大寒,迎年,迎春,迎更好的我们。新与旧交替的时候,相信美好,努力向前,带着祝福和感恩,一路向阳向暖。寒极必暖,否极泰来,风雪尽处是春山,四季一轮回,我们明年春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