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隐患的桥装上了护栏

蓬莱区大柳行镇初格庄村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助力村庄美丽蜕变

2024年02月02日

2020年11月,烟台市人大代表活动中心副主任徐忠飞作为“山东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驻初格庄村工作队”队长,驻蓬莱区大柳行镇初格庄村,一进村便带领2名队员迅速融入到村民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驻村帮扶3年来,工作队的3位同志利用可利用资源,以为民服务为己任,以改善民生为己责,依托当地党委、政府扎实开展驻村帮扶,逐步实现了“让村庄看到变化、让村民得到实惠”,帮扶镇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有隐患的桥装上护栏了

衣食住行是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度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走在大柳行镇初格庄村的路上,沿河的路边,防护栏整齐地排列着,街道整洁有序。前面是前街的“罗锅桥”,桥面上有人正在为桥两边安装栏杆。

“师傅,这个接头还没处理好,下雨的时候雨水渗到钢管里面要生锈的。”讲话的人正拿着一根钢管,身上沾着几处锈迹。听其口音,不像是村里的,原来是“山东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驻初格庄村工作队”队长徐忠飞,他是烟台市人大代表活动中心副主任。施工现场还有两位工作队成员:蓬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副庭长王文强和蓬莱大柳行镇派出所警官丁维洲,在场的还有村党总支书记刘奔幸。

“这座桥是一座拱桥,桥面也是拱形的(罗锅桥的名字由此而来),我们安装栏杆应该按照中间部分平整,两端倾斜的方式。这样做出来有江南小桥流水的意境。”徐忠飞说。

这座桥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桥至今一直没有安装防护栏杆,村民在桥上行走存在坠落的隐患。工作组会同村两委的同志到附近企业寻求帮助,企业慷慨相助了所需材料,组织了有资质的人员,并办理了相关作业申请。大家共同努力,把栏杆安装到位,消除了安全隐患。

生活和农业用水难解决了

早上6点多,正是各家做早饭的时候,初格庄村的村民们拧开自来水的开关,清澈甘甜的水流喷涌而出,锅里冒着腾腾的热气。卫生间里洗衣机正在悠然地旋转着。村里的自来水全天供应,做饭、洗衣真是太方便了。

村民急、难、愁、盼的事情就是工作队的主要任务。初格庄地处黄金产区,由于连年的矿山开采,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村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相当困难。2020年10月工作队驻村以前,村里的自来水一周供应一次,而且只有不足一小时的供水时间。居住在山坡上的人家,因自来水管路老化、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水龙头甚至放不出水来。干旱的季节里,村民的果树、庄稼找不到灌溉的水源。工作队驻村后,改造了自来水管网;修筑了三道拦河坝,总蓄水量达4500立方米。现在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全天供应,村民浇灌果树和庄稼取水十分便利。

以前通往村外的水泥路面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村民出行、运输水果极不方便,工作队出面协调相关部门,铺筑了平整的柏油路。

三年村庄旧貌换新颜了

发展果树用什么品种?外出打工老板不给钱怎么办?身份证丢了怎么办?……面对群众的难题,工作队的3位同志利用自己的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种植专家给村民讲解,带领大家出去参观学习。村民改造了果树品种。请专家指导建成了20亩规模的阳光玫瑰葡萄大棚,已经获得很好的收益。工作队员给大家讲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引导青壮年村民到邻近的企业务工,村里也涌现了几位“小老板”。

由于地处矿区,人员流动较大,从前村里的治安案件高发。工作队驻村后,组织义工巡查,利用广播等手段强化了治安力度。村民家里财物被盗等治安案件很少发生。为了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队成员带头,村民踊跃捐款,修缮了烈士陵园,在村南广场修建了照壁一处,并配以宣传栏和霓虹灯的装饰。建成以后,成了人们打卡的好地方。

“经过三载拼搏奋斗,村级战斗堡垒日渐强固、村庄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收入稳步增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打心眼里高兴。”徐忠飞告诉记者,工作队成员们从村外人变成了村里人,从机关干部变成了基层干部,从乡村振兴的门外汉变成了田间地头的行家能手,各方面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

去年底,工作队的任期到了。勤劳淳朴的乡亲们和艰苦创业的村两委成员感动了三位队员,他们向组织申请延期一年再归队。徐忠飞带领队员们逐户走访、多方调研、广开言路,联合村两委抓党建根基、抓产业发展、抓基本建设、抓人才培养,使村庄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的年收得到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刘晓阳 刘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