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惠民生 百姓更有“医靠”

——2023年烟台卫生健康交出群众满意“答卷”

2024年02月07日

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9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病种由省定4种增加到52种,全年免费筛查2.6万人、筛查率达99%;完成“两癌”免费筛查23.7万人;在校初中二年级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累计接种3.8万人;全人群签约率65.24%,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84.05%,贫困人口实现“应签尽签”;儿童免疫预防全程接种率达98%以上、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成功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第12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人才引育、中医药传承发展、医养结合等创新经验陆续在全省推广……

一组组数字,回应民生所盼;一项项成绩,彰显创新付出。

2023年,烟台市卫生健康系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乘势而上,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群众更美好生活提供更有力的健康保障,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卫健“答卷”。

公共卫生发展动能加速激发

美好的生活,健康是基础。2023年,烟台市卫生健康委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乙类乙管”防控政策,关口前移,推动工作重心由“防”向“治”转变。

农村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和省推广。持续加强新冠疫情及变异毒株监测预警,统筹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健康监测,全市疫情保持低水平波动。

市、县两级疾控局均挂牌成立,疾控中心重新组建。市疾控中心和4个县级疾控中心被纳入全省改革试点;高新区预防接种门诊入选全国十佳预防接种示范示教基地,芝罘区、蓬莱区、龙口市、招远市顺利通过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守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底线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全市重点传染病病死率降至历史新低,季节性呼吸道疾病应对科学有效。全市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个专业纳入全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2个项目获评省医防融合优秀案例。

在全省首创“120+铁骑直呼联动快速救援”模式。高质高效完成5起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和6项重大活动应急保障。毓璜顶医院、奇山医院顺利通过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现场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面访率等核心指标保持全省领先,获平安山东建设考核全省唯一满分。2个案例荣获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纳入全国试点,职业健康检测、诊断、康复工作进一步规范。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过去的一年,全市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选派29名“业务院长”、148名“百名专家”结对帮扶乡镇卫生院,在一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选派1418名“千名医生”开展巡诊,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高标准提标改造30处基层医疗机构,建成350处县级示范村卫生室,新增16家基层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家基层机构创建为社区医院;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高质量推动6家县级医院全部达到“千县工程”国家推荐标准。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福山、莱州等区市针对功能场所人群的不同需求合理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与企业、养老机构等集体签约1.4万余人;芝罘区将网格员、镇街干部等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有效提升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

过去的一年,全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了再上新台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档升级。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8家参评医院得分均实现提升,5家医院全国排名提档晋位。毓璜顶医院继续保持全省地级市第1位,烟台山医院排名跃升122位、由B++升至A等级,市中医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5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毓璜顶医院耳鼻喉科继2019年又一次获得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中医医院牵头成立省中医肿瘤专科联盟,为全省中医肿瘤规范化诊疗提供烟台经验。全市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别达到2个和36个。

过去的一年,全市中医药振兴发展焕发强劲动力,顶层设计日臻完善,中医药产业活力被有效激发。

烟台市中医医院肿瘤科、脾胃病科和莱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毓璜顶医院创建为山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牟平区、招远市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8家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实现全覆盖;全市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部设置治未病科。莱州顺利通过全国首批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市评估,其智慧共享中药房也建成投用,入选市政府“打样工程”并逐步在全市推开。创建1个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示范基地,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入围山东省医养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在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的同时,中医药人才队伍也不断加强:国医大师王新陆、全国名中医张洪春、李领娥名医工作室先后落户烟台;新增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名、齐鲁扁仓中医药领军人才1名、省名中医药专家17名。

健康烟台行动深入实施

作为唯一地市代表,烟台受邀参加全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医养结合“烟台经验”。高标准完成首批省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项目,“一项目一模式一亮点”经验做法获省肯定推广。健康证明电子化、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零材料校验”入选省卫生健康委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项目;代表全省接受全国《“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期评估,“四项主要指标”远超2025年预期目标……

过去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着眼“走在前”,创造了众多首创、首批、第一。

积极推进健康烟台15项行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9个、省级卫生村859个,占比分别达到67%、95%,健康细胞317个,创建比例与数量全部超过省定目标;新增8家“山东省健康教育基地”,“一县一基地”实现全覆盖。

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示范机构各1个;市妇幼保健院荣获首批国家级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两癌”免费筛查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交流;全市4个社区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母婴安全核心指标不断优化,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步下降;创建省级托育示范机构3家,备案托育机构227家,新增托位5850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家庭托育试点逐步推开,11处托育点建成投用。

聚力开展监督执法“分类分级+重点专项+蓝盾行动”,强化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完成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2011单,任务完成率100%,查办案件179件,综合监管工作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交流》刊发。食品工作持续名列前茅,在国家卫健委开展的全国疾控机构食品安全工作能力调查中,烟台业务能力全省第一,全国第五,科普宣教工作全国第一;省卫健委组织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流调报告评比中荣获第一名,2人获“山东省食品质量管理先进个人”;莱州顺利通过全省营养健康建设试点省级复核,并得到高度评价。

全面从严治党彰显新气象

过去的一年,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彰显新气象。

市、县上下联动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专项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创新出台“7日内复诊免收挂号费”“预约就诊停车费减免”等惠民措施。市卫生健康委主题教育特点鲜明、扎实紧凑,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全市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稳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自查贯穿于全过程。探索廉洁医采长效机制建设,从关键少数、关键环节等小切口入手,强化设施设备、药品等采购项目全链条监管,创新开展了三比一承诺、一体化招采、招标代理机构遴选、双匹配专家抽取等工作,完善内控制度123项,规范三个责任清单和两个工作方案,逐步构建起招标采购多重制度屏障。省、市纪委监委领导对廉洁医采工作专门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新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名,累计达到9名,居全省第一方阵。建立1234N工作体系,重塑工单办理流程,投诉量和未解决量实现“双下降”,政务热线办理持续强化。“烟台卫生健康”“健康烟台”分获全市“优秀政务微信”“优秀政务微博”称号。3人获评“山东好医生”“齐鲁最美健康卫士”;1人入选“烟台时代楷模”。

绘就健康烟台新画卷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为群众健康生活加码。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健康烟台”战略目标,着力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推动卫生健康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不断增强群众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奠定坚实的健康根基,绘就更加出彩的健康烟台新画卷。

绘就民生服务的“幸福画卷”——加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围绕“县级强、乡村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年内确保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全部达到规范化要求。加快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试点工作进展,实现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打造强基固本的“基层画卷”——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年内将新增5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至少完成11处基层医疗机构改造提升,4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深入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年内至少60家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推荐标准,逐步建立村卫生室公益性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医防融合能力提升,6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服务流程改造。

谱写医疗服务的“便民画卷”——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建成投用市公共卫生综合实验基地、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市奇山医院扩建,全力支持烟台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办出特色。扎实推进“千县工程”,壮大县域诊疗力量,启动实施县域专科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儿科、全科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能力。

勾勒重点人群的“暖心画卷”——推进生育支持政策落地和持续优化,进一步落实保育费分档补助、生育保险、假期等政策。加快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年内市县两级将全面完成。实施医育结合,内新增托位5000个,备案率达到60%以上。落实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21条措施,加快产前筛查和诊断标准化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实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年内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22万人,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达到90%。强化儿童健康干预指导,逐步在全市推进6岁以下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巩固深化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成果,优化扩大医养结合资源配置,年内各区市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达到3家以上。促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营养改善、口腔健康、痴呆防治促进等专项行动。

展现智慧医疗的“时代画卷”——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加快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实时汇聚互联互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减证办”“免证办”“网上办”。加强传染病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监测预警的敏感性、时效性,强化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综合防控。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做好设备和药品保障,满足群众救治需求。

结束语

春华秋实又一载,砥砺奋进续新篇。卫生健康事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得到更多的健康关爱、拥有更好的“医”靠保障,是群众的期盼,更是烟台卫生健康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烟台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征程中汲取智慧力量,把对群众深深的爱落实到行动中,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绘就更加出彩的“健康烟台”新画卷。